更深刻了解汽车产业变革

出品: 电动星球

作者:Wallace、毓肥

2 月 10 日晚,王传福站在比亚迪智驾战略发布会的舞台中央,高声宣布要开创「全民智驾时代」。

随后,比亚迪品牌下共 21 款新车,冠以「智驾版」之名隆重上市。


包括秦 PLUS DM-i、海豚参数图片)等热卖车型,均在保持原价的基础上加入「天神之眼 C」智驾体系,一举让「智驾」下探至 10 万元价位区间

降低智驾的体验门槛是比亚迪推动「全民智驾」的重要一步,而接下来的问题是,消费者对「智驾」的感知如何,新上市的「智驾版」新车,能否勾起他们的兴趣?

能否撬动大众消费者,关乎着比亚迪智驾普及战略的成败。

其中,大众消费者和老车主的反应能提供一部分参考;电动星球也带着这样的疑问来到比亚迪线下门店,店面的情况和销售的反馈,则带来了另一种视角。


新老车主不同声音

先来看「吃瓜群众」的态度如何。

每当新车上市,意向车主和老车主总是能分成两个阵营,这一次也不例外。

意向车主的「兴奋」和「纠结」与老车主的「哀怨」再一次形成反差,不过相同点在于,「智驾」对于入门消费者不再是被轻易「无视」的产品点。

准车主更纠结

发布会召开的第二天,在某证券营业部工作的朋友龙哥找到我询问一些产品细节。

龙哥本就打算在近期购车,但对他来说买车并非刚需,在考虑到经济的大环境,他一直处于观望中。只是令他没想到的是,观望了一段时间,「智驾版」新车突然上市,而且价格不变、配置升级,他很庆幸自己没有着急下手。

现在新款、旧款车型摆在一起,龙哥更犹豫了。

「之前已经跟销售谈得差不多了,秦 L 全系车型都有一万左右的优惠,我看中的 120KM 中配,落地下来也就 11 万不到。现在智驾版出来,虽然没有涨价,但也没有优惠了,还可能要等车。」


说到底,这是在「老款更优惠」和「新款更高配」之间难以抉择

未接触过「智驾」的龙哥,照理说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更优惠的老款秦 L,但他承认,被销售「说动心了。」

「销售说,这个智驾非常厉害,高速、快速路都能用,是行业领先的,可以自己变道、超车。」龙哥还半信半疑地向我询问比亚迪的智驾到底属于什么水准,具备哪些能力,是不是可以做到「自动驾驶」。

做了相应的解答后,龙哥最终决定找个时间去试驾一下,然后再做决定。他表示,过去几年他对「智驾」完全无感,平时关注到的智驾新闻,大多是来自网络上的「事故合集」。

不过这一次,智驾功能由比亚迪推出,而且声势浩大地铺向全部产品线,的确让龙哥有些动摇。出于对比亚迪品牌的信任,他觉得可以给比亚迪,也是给自己一个机会。

越来越多锁单智驾版新车的车友被邀请进群,其中一位车友表示,他最终放弃老款的优惠选择「智驾版」,倒不是因为看中高快领航,而是「哨兵模式」和「代客泊车」两大功能


这或许传递出来的信号是,经过多年的市场教育,向下普及智驾的时机或已经到来。

老车主在叹息

不是所有人都对比亚迪的「智驾版」新车感冒,而其中意见最大的,恐怕是「老车主」。在车友群内,尤其是刚提车不久的车友表现得有些义愤填膺。

当中「最受伤」的恐怕是 2024 年购买海狮 07 EV 「智航版」的车友,去年只有购买次顶配和顶配才能享受高阶智驾;但 2025 款的海狮 07 EV,最低 18.18 万元的入门版本,就已经配备「天神之眼 C」智驾系统,支持高快领航。


另一个配置差异是,2025 款海狮 07 EV 智驾体系所用的是更先进的「三目」方案,而 2024 款,支持智驾的海狮 07 EV,使用的还是「双目」方案。

正因为如此,车友在群内发牢骚,自称正在「哀嚎」


也有车主认为,比亚迪应该给老车主一个解决方案,哪怕是「一万元升级硬件」,以获得一视同仁的智驾体验。


业内并非没有先例。

2024 年 11 月小鹏宣布,将开通收费升级芯片众筹服务:老车主付费 4999 元可将座舱芯片从 820A 升级至 骁龙 8295;付费 19999 元,则能让单 Orin 的车型升级至双 Orin-X 芯片,从而满足全场景无图智驾的算力需求。

只不过考虑到老车型的保有量和升级难度,比亚迪车友的「期望」大概率会变成「奢望」

令人意外的是,车友们对智驾版新车的讨论并没有持续太久,抱怨主要出现在发布会当晚,到第二天早上,这些声音几乎没有再出现。

原因可能是,比亚迪的老车主们已经有些「见怪不怪」——2024 年 2 月比亚迪推出「荣耀版」车型,降价幅度在 1~2 万元不等;2023 年由比亚迪掀起的「价格战」,则让秦 PLUS 这款 A 级车下探至 9.98 万元。

相比起过去简单粗暴的价格调整,这一次推出「智驾版」反倒显得「温柔」了。已经购买智驾版新车的车主表现得十分坦然,「买别的车也被背刺」

或许大家都已经麻木了。


卖得好不好?

消费者对比亚迪的「智驾版」新车是否感兴趣,到店客流量、销售方面的一手信息,会是更直接的参考选项。

新车上市后我们多次探店,毕竟是工作日,位于广州天河的三家比亚迪门店(包括王朝网、海洋网)客流表现,和节假日有一定差距。

接待销售告诉我们,当天(2 月 11 日)的确有几波客户来询问智驾版车型。据我们所见,三家门店都分别只有一到两波顾客与销售洽谈,看车的人并不多。


至于「智驾版」新车的表现,2 月 12 日广州某王朝门店销售发出试驾邀请,并强调「明天(2 月 13 日)过来试驾的客户比较多,今天都定了好几台」——销情似乎不错。

到店交流时,销售并没有「强推」智驾版,能够相对客观地给出一些导购意见。

「确实不是所有的客户都有智驾的需求,有的人就是觉得自己开最放心。所以怎么选就看自己,买老款的话有现车、有优惠。智驾版需要等车,可能一到两个月吧,因为产能还没上去,也没有优惠。」

「智驾版性价比也很高,价格不变多了一整套智驾。你可以这样想,花几千块钱买智驾这些功能,其实也挺划算的。

销售还表示,现阶段最大的问题还是「车没到位」,大部分非旗舰门店都只有一到两台展车,试驾车就更是短缺。

话虽如此,2 月 13 日下午到店试驾过程比较顺利,因为几乎没有同时前来试驾的其他消费者。「工作日是这样的,有一些客户约了周末过来试驾,还有一些车都没试,就盲订了智驾版的新车。」销售如此解释。


体验高快智驾的过程倒没有给我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反倒是销售演示「代客泊车」功能时,引来了一些到店客户的围观。


重点是,这些围观客户的年纪不小,符合传统的「老司机」形象。简单交流后他们表示,自己倒不是很需要「车子替自己泊车」,只是觉得这样的场面非常「炫酷」,感到相当新奇。

当问到「对智驾版新车感不感兴趣」时,这些「老司机」则未给出明确的答复。


笑到最后更重要

乐观地看,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讨论比亚迪的新车,是「智驾」出圈的好机会。

但这几次探店时现场所见,再加上意向车主和车友群内的言论,可认为至少在当下这个时间节点里,比亚迪新车就算加上智驾能力,其热度也难称「现象级」。

说到底,「智驾」二字的吸引力还是差点意思。

不过这种「吸引力不足」也仅是针对比亚迪内部的纵向比较。如果横向比较竞品的同价位车型,比亚迪的产品体系在维持价格竞争力的同时配备高阶智驾,吸引力自然能够凸显。

如果价格相差不大,且比亚迪的智驾能力表现得「可用」,消费者会选择比亚迪的智驾版新车,还是仅有基础 L2 辅助驾驶的竞品?

这个猜测的答案,最快能在下个月的销量数据中找到。


当我们将时间线拉长,或许当前比亚迪智驾版新车的不温不火,也可以被视为「前期积攒势能」的表现之一。

宏观层面,长安已经先行一步为入门车型配备高阶智驾;吉利汽车也宣布,将在 3 月召开「智驾大会」,届时面向入门车型的智驾战略很有可能落地。

2025 年,包括比亚迪在内的车企,将合共为中国市场带来超过 500 万台搭载高阶智驾的产品。 在如此阵势的冲击下,智驾在中国市场普及似乎也只是时间问题。

这一切的发展,就像当年新能源车的突然爆发一样,而评判「成功」的维度也十分类似:当「奇点」突然来临,才作出反应的玩家已经处于大幅落后的位置。

真正的赢家,总是提前布局的人。

因此,比亚迪的智驾版新车是否「一炮而红」似乎不是那么紧要。更重要的是,当全中国的汽车消费者都在讨论智驾时,比亚迪能不能成为「绕不开的话题」?

不妨留个悬念,我们拭目以待。

(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