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江苏中小学迎来开学,根据省教育厅要求,全省课间10分钟调整为课间15分钟。开学第一天,孩子都做了什么?
“李校长,好!”在南京市长江路小学启迪分校,老师们早早来到校门口,给每位学生发放新学期红包,里面放着三张卡片,其中一张是“课间15分钟延时卡”。学校校务委员王天毅说,学生们可以写下课间15分最想做的事情,“卡片背面有留白,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在延时卡的后面写上他们希望在学校想开展哪些体育活动,我们也希望听见学生的心声,合理的制定到未来体育大课堂中。”
9点整,第一堂课下课,学生们陆续走出教室。有的去操场踢球,有的跳绳,有的玩起了跳房子。三(1)班学生赵梓渊说:“我想和同学们聊聊天,踢踢足球。”
不少学校趁着寒假,对校园环境进行调整。在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走廊休息区,增加了适合中高年级学生玩的象棋等棋类,也有适合低年级的小朋友玩的投掷小球。采访中,不少学生说,和以往只能在教室聊天相比,现在时间更加充裕。六(1)班学生孙钦野说:“上午老师在班上通知,下课可以去下象棋,我们很激动,现在我们可以玩很多游戏。”
下一步,学校将把一些科技器材搬到走廊休息区,让孩子们课间可以充分体验。同时,为了更好地落实课间15分钟,学校调整了上课铃声,还配上了学生们自己录制的安全提醒,“安全很重要,但是不能因为这个不让孩子下楼。要充分利用15分钟降低学生近视率,引导孩子去户外。我们在设置预备铃声上,加长预备铃,让孩子养成习惯,听到预备铃小步快走回到班级,有效保障学生课前准备。以前我们有一个30秒的上课长铃,现在根据学生下楼路线时长,我们调整为1.5分钟,用音乐和学生人声,比如‘即将上课,请小朋友小步快走回到自己的班级’类似提醒,加强安全性。也会有老师护导,保证安全。”学校副校长蔡琳说。
在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紫金山分校,学校开辟了一块供学生玩耍的区域,并划分为休闲区、静力区、体质健康提升区和运动区,推广多样化的课间活动。体育教研组组长朱慧敏说:“比如说游戏区,我们会铺设一些跳格子小游戏地面游戏,学生可以一起玩。传统游戏区域,我们会放一些器材,学生组队游玩。”
目前,我省全面实行课间15分钟,根据教育部门要求,将有一个月缓冲期,各个学校也会根据试行情况进行优化。南京市长江路小学启迪分校校长李清丰说,从课间活动时间改变折射了对学生育人模式的转变,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孩子们适当活动,微微出点汗,实际上对他的神经系统是有好处的,是有利于他们上课的,促进他多巴胺分泌,对课堂教学是有好处的。”
江苏新闻广播 记者/沈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