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一名女医生在老山前线被哨兵拦住,要求出示通行证,女医生掏出一颗手榴弹说:“这就是我的通行证。”
刘亚玲于1963年出生于西安,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
毕业后,刘亚玲凭借优秀的成绩被分配到了解放军总医院,人生走向一片坦途。
然而1986年,刘亚玲却第一次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当时虽然国内大部分地区都已经恢复了和平,可是老山仍旧在持续不断的爆发激战。
在《南丁格尔传》这本书中,刘亚玲意识到,中国的医疗水平还是相当落后的,这也就导致当时大多数重伤伤员来不及得到有效救治就去世了。
那时候刘亚玲心中就有了一个目标,就是上前线。
她一次次地递交申请,可是因为没有前线救助经验,刘亚玲一次次被卡下来。
不过她并没有就此放弃,她递交了一份休假申请,悄悄离开了医院。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她只是回家探亲的时候,刘亚玲竟然跟着部队偷偷上了前线。
虽然没有经验,可是刘亚玲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前线的炮火声并没有击溃她的意志,看着源源不断被运送回来的伤员,刘亚玲反而更加确定,自己一定要留在这里,帮助更多的人。
她每天如同一个不停转的陀螺,在医院中奔波忙碌,救治伤员。
包扎伤口、接骨手术一起接着一起,看着这些年轻的战士们受苦的模样,她总会特别心疼。
有时候有些战士因为伤重身亡,刘亚玲也会非常难过,强大的同理心让她无法忽视这些伤员的痛苦,所以刚到前线的那段时间,刘亚玲只能在休息的时候,一个人慢慢消化这些难过。
但好在,她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有一次,一名战士被送下来的时候浑身是血,他的大腿受到了致命伤,动脉破裂,如果不及时止血,危在旦夕。
刘亚玲那里缺少止血药物,需要紧急进行转移,可在转移途中,需要有人为他的进行治疗。
刘亚玲自告奋勇,一路上照顾这名伤员,遇到沟壑的时候,她甚至亲自钻到担架下面,只求能少一点颠簸。
送到医院后,他们才终于松了口气。
后来解放军医院给刘亚玲送信,要她尽快回去上班,可刘亚玲看了看那些亟待救治的战士们,说:“不回去了,就算要开除我,我也要留下来。”
刘亚玲的精神感染了不少人,让更多的人收到了鼓舞。
有一次作战中,刘亚玲上前线救治伤员时,不幸负伤,组织便给她放了假,结果没过两天,刘亚玲就回来了。
原来当时马上要发起另一轮冲锋了,她想留在前线,帮助更多的人。
“你来干什么?快回去!”
“我的伤已经好了,我要上前线!”
“你没有通行证,不能过去!”
情急之下,刘亚玲直接从包中拿出来一个手榴弹,掷地有声地说道:“这枚‘光荣弹’,就是我的通行证!”
见刘亚玲态度坚决,哨兵只好放她过去了。
后来刘亚玲顶着炮火的轰炸,在战场上又救治了不少伤员。
战争结束后,刘亚玲退伍回乡,原本可以进入大医院有着美好前程的她却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她在自己的家乡建立了一所乡村医院,里里外外全部都是自己掏的钱。
为了创办这家医院,刘亚玲几乎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
原来她看到乡亲们为了看病,不得不奔波老远,花费不少钱后,就一直希望能够为家乡做些什么。
这家医院开起来后,乡亲们看病方便了,刘亚玲也因此找到了自己人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