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我国一位名叫徐增平的爱国商人排除万难,将他从乌克兰购买到的“瓦良格号”送达大连港。

10年后,经过探索与改良后的“瓦良格号”为辽宁舰,成为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帮助国家突破了“零航母”的桎梏。

然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为了这艘航母,徐增平花费1亿元,公司还在第二天破了产。

那么,如今13年过去了,徐增平又过得怎么样呢?



徐增平的爱国情怀

徐增平出生在山东潍坊,这片曾是甲午战争主战场的土地上,小时候,家乡的老人们常常讲述甲午海战时那些英勇无畏的先辈们,在列强的炮火下如何殊死抵抗。

这些故事在徐增平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一颗种子,让他自幼便树立起“强国必先强军”的理想。

16岁那年,徐增平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军旅生涯。



在部队里,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让他不仅练就了强壮的体魄,更培养了坚韧不拔的爱国情操和吃苦耐劳的品质

退伍之后,徐增平来到香港,凭借着在部队中培养的敏锐洞察力和果敢作风,一头扎进了商海。

他瞅准时机,在香港拿下了不少土地,一步步成为了创律集团的掌门人。



在商场上摸爬滚打多年,徐增平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时刻关注着祖国的发展,只要有机会,就想尽自己所能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

时间来到1996年,一个消息让徐增平瞬间激动起来——乌克兰打算出售“瓦良格”号航母。

当时的中国,海军力量正处于发展阶段,还没有属于自己的航母,徐增平敏锐的察觉到,这或许是改变中国海军力量千载难逢的机遇。



于是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展开了购买行动,然而,事情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乌克兰方面提出了诸多特殊要求,其中两点便是购买方不能是军事组织且买这艘航母的目的只能用于民用或科研



见此要求,徐增平灵机一动,成立了一家娱乐公司,对外宣称要打造一个“海上娱乐城”,以这个为由头,开始与乌克兰方面进行谈判。

虽然徐增平的身份及购买目的都符合乌克兰的要求,但对方仍态度谨慎,毕竟航母这样的大型军事装备出售,涉及到诸多国际因素和复杂的政治考量。



徐增平为了促成交易,可谓是想尽了办法,为了赢得乌克兰官员的信任,他陪着对方喝酒。

一杯又一杯,酒精不断刺激着他的肠胃,胃疼如绞,但他依然咬牙坚持着,最终,他的诚意和坚持换来了对方的信任。



经过多轮艰苦的谈判,徐增平终于以20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个亿)的价格,成功将瓦良格号连同图纸一并买下。

然而,买到航母只是第一步,如何将它顺利带回祖国,又成为了摆在徐增平面前的一道难题,因为很快现实就给了他沉重一击...



瓦良格号的漫漫归家路

当瓦良格号途经土耳其海峡时,土耳其方面突然跳出来,以各种各样的理由进行拦截。

这毫无预兆的阻拦,让徐增平明白,肯定是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在背后捣鬼,他们就是不想看到中国拥有航母,不想让中国的海军力量得到提升。



不过面对土耳其的无理阻拦,中国外交部也没坐视不理,而是迅速行动起来与土耳其方面展开了艰难的交涉。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土耳其方面终于有了一丝松动,可谁能想到,他们紧接着就提出了一系列极其苛刻的条件。

甚至还要求中国支付这段时间,航母在土耳其海域逗留,那高达数万美元的停泊费。



彼时,徐增平的公司原本就因为购买航母投入了大量资金,如今又要承担巨额的停泊费,财务状况岌岌可危,甚至面临着破产的风险

公司的员工们开始焦虑不安,各种质疑声也接踵而至,但徐增平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他在心里默默发誓,无论如何都要让瓦良格号回到祖国。

于是大手一挥,支付了这巨额停泊费。

终于,在2002年,瓦良格号得以放行,缓缓向着祖国的方向驶去。



瓦良格号的华丽蜕变

当那艘承载着无数国人期待的瓦良格号,缓缓驶入大连港时,整个港口都沸腾了。

但在这热闹景象背后,徐增平却面临着破产,可徐增平的眼神中,却没有丝毫的后悔与沮丧。

他望着那艘刚刚停靠在港口的瓦良格号,心中满是欣慰,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祖国的航母梦,终于要实现了。



国家迅速组织起专业团队,日夜奋战,对它展开了全面的改装工作,终于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瓦良格号完成了华丽转身,成为了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

辽宁舰的诞生,让中国海军的实力得到了质的飞跃,同时也意味着国家突破了“零航母”的桎梏。

如今,国家的海军实力越来越强,逐渐走在了世界的前列,那么当初不惜破产,也要为中国买航母的徐增平现状如何了呢?



徐增平如今现状

其实,破产后的徐增平也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徐增平虽然破产了,但他一身本领,在哪都能发光。

而且,2022年,徐增平还担任了广东国防科技产业促进会的荣誉会长,这一身份,对他来说,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



回首往事,当有人问徐增平是否后悔过当初的决定时,他总是毫不犹豫的表示,自己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尽了一个中国人的本分。

不得不说,徐增平的爱国之心,其实早在军营的岁月里就种下了种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颗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而徐增平的事迹,就像一部生动的教材,为我们诠释了一个企业家的家国情怀。

他的精神,激励着无数中国人,让我们明白,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只要心中有国家,有民族,就一定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人以徐增平为榜样,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南方日报2015.1.22《“瓦良格”号如何来到中国》



免责声明

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