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Talk君

说实话,一年中除了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已经很久没有在家吃饭的时候了。

作为一位合格的牛马,每日的三餐基本都被外卖占领,即便是不加班的周末也可能因为疲惫点个外卖了 事,又或者和朋友外边下个小馆。

都说长期吃外卖不好,最开始还以为是食材的问题,结果这两天看了篇新闻,罪魁祸首竟然是“微塑料”


微塑料(Microplastics)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这一概念是2004年由英国的科研人员首次提出来的,微塑料有片状、线状或块状等很多形态,它由于体积小,肉眼常难以辨别。

比微塑料更小的是纳米塑料(Nanoplastics),是目前已知最小的微塑料,尺寸在1μm以下,体积小到可以穿过细胞膜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 我们 早已被塑 料制品“包围”, 外卖盒 、塑料袋、饮料 瓶无处不在, 就在我们大快朵颐的 吃下 外卖时,数以千万的微塑料也随之进入我们的体内

而且这个过程比你想象的更简单。当我们用塑料餐具吃饭时,微塑料会从餐具表面脱落,混入食物中。尤其是热食,温度越高加速塑料分解越快,同时就会释放更多微塑料。

举个例子:在普通的外带咖啡杯中倒入100℃的水或是饮品,静置10-20分钟后,研究者水中竟然检测到万亿个塑料纳米颗粒

也就是说,当你喝下一杯500ml的热咖啡或热奶茶时,将有数千亿个塑料纳米颗粒进入你的身体内。


但咖啡和外卖正是我们这些牛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品,于是微塑料也就不停地被摄入进人体内。

那吃下去的微塑料去哪了呢? 一部分会随着排泄物排出体外, 研究人员发现,每10克人类粪便中平均有20个微塑料颗粒

如果只是简单的吃进去、拉出来那还好,但问题就是有大部分微塑料会进入血液,血液就像一条高速公路,微塑料搭上这趟“顺风车”流向全身 ,从而对身体造成影响。

最近,Science Advances最新刊登了一篇揭露关于微塑料进入大脑, 从而诱发帕金森病的文章。

研究发现,大 脑里的微塑料和纳米塑料比肝脏和肾脏多得多。大脑中的微塑料/纳米塑料主要由聚乙烯(PE)组成,当它们进入大脑,与神经元中的蛋白纤维发生作用,从而加剧帕金森病的风险


与此同时,微塑料还会被免疫细胞吞噬,并通过血液流动,最终停留在大脑的血管中,从而造成细胞阻塞,加大诱导脑血栓风险


科学家在动物实验中发现,长期暴露在微塑料环境中的小鼠,记忆力明显下降,行为也变得迟钝。

那说了这么多,到底有没有什么方法避免呢,有!别用塑料不完了吗?

但是说实话,太难实现了,作为打工人你说让你天天喝烧过的白开水,每天自己做饭自己带,可能吗?

但你别说,我认识的人中确实有一小部分每天自己带饭,但仍旧无法避免不喝咖啡、不喝奶茶。

所以呢,今天这篇文章的目的也不是劝大家以后保持健康生活巴拉巴拉什么的,那不现实,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我们有选择的时候,尽量自己做饭,减少使用塑料制品,这就很好了。

好了,不说了,我的外卖和奶茶到了~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赶紧关注视频号@一刻talks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