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胖胖。

晚上,胖胖没啥事,就想着趁空隙更新一下小号的文章。

趁机想聊聊茶叶这事。

前些天呢,胖胖回家,和一帮朋友聚在一起,胖胖老家这地方有个习惯,聚在一起都会泡功夫茶。

大家聊天的同时,朋友提到一件事儿,胖胖听了真是愣了一下。

胖胖朋友提到,现在的茶包不能随便喝,尤其是一杯茶可能含有上亿个微塑料颗粒!

这话一说,胖胖的心里就咯噔一下,你像我平时写东西,都懒得泡功夫茶,几乎每天醒着都在喝茶包啊!

为了确认朋友说的是真是假,胖胖上网查了查,结果呢,不查不知道,一查呢,吓一跳:

茶包里的微塑料颗粒,真的可能通过泡茶进入我们的身体!

像常见的茶包材料,比如尼龙、聚丙烯和纤维素,竟然都会释放出微塑料颗粒。

根据胖胖查到的资料,每毫升水里,最多能含有12亿颗微塑料颗粒!

这些微小的颗粒,你肉眼是看不见的,但它们可以通过肠道吸收,进入血液,甚至遍布全身。

长时间摄入这些微塑料,可能会引发健康问题,最严重的,甚至有可能与癌症挂上钩。

像聚丙烯茶包里,每毫升水中释放的微塑料颗粒,竟能高达12亿颗!

你每次泡茶时,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吞下了数以亿计的微小塑料颗粒。

它们虽小,但对人体的危害却巨大,且它们非常难以代谢。

它们会在体内积累,破坏消化系统,还可能通过血液进入全身,影响肝脏、肾脏、神经系统,甚至可能导致癌症、内分泌失调等一系列疾病。

而这些微塑料颗粒进入人体后几乎无法排除,就像在体内埋下了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发。

既然茶包不靠谱,胖胖就想着那我直接喝茶叶,能不能避免这些问题呢?

可结果一查,发现问题还是不小。

欧盟的食品快速预警系统(RASFF)多次通报,说我们出口的绿茶、红茶中,竟然有严重的农药残留问题。

这下好了,虽然茶包里的微塑料问题暂时不用担心了,但茶叶里的农药问题却依旧严重。

那些常见的农药残留,包括哒螨灵、苯醚甲环唑、啶虫脒、毒死蜱等,都可能出现在我们日常饮用的茶叶中。

这些农药原本是用来对付虫害的,但问题是它们并没有完全被清除,反而进入了我们的体内,带来潜在的健康风险。

农药残留积累到一定量后,不仅可能影响我们的神经、内分泌系统,甚至干扰免疫系统,某些农药更与癌症的发生有关。

你说,这些问题仅仅是偶然么?

胖胖觉得并不是偶然,而是系统性存在。

显然,在生产和售卖管理环节上都存在着某些角色缺位,而生产商为了降低成本,根本没有关注这些安全隐患。

像茶包里的微塑料、茶叶里的农药残留,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在这背后有人没有尽到责任。

你看一些无良企业,在这背后有人没有尽到责任的情况下,很多时候只想着赚钱,底线早就被抛到一边了。

反正老百姓当下吃不出问题就行,它们赚的就是这点钱。

它们认为只要卖出去,消费者吃得下,当下没事就行。

所以,其实这背后是个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不单单胖胖上面扯的几个归因那么简单。

比如,如果你是开餐馆的,按理说你应该遵循良心做菜,可是如果你真的老老实实做,价格和成本就根本对不上。

平台抽成,人工费,租金,最后根本没剩下什么利润,你就会发现,许多时候良心和生存之间的选择很残酷。

所以,胖胖觉得,钱包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多去一些口碑好、信誉有保障的超市买东西,像胖东来、山姆超市,这样虽然贵一些,但相对更有保障。毕竟,蔬菜、肉类、茶叶这些东西都关系到我们的日常健康。

现在的市场上,谁做得不“低价”,谁就没竞争力。

商家为了赚钱,很多时候是敢冒险,哪怕不顾消费者的健康。

不得不说,现在的消费环境,充满了太多不透明和不负责任的因素。

虽说我们无法改变整个市场的乱象,但至少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当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这些看似无害的小细节背后可能隐藏着的风险时,才会真正体会到“良心”和“责任”的意义,倒逼一些规则和商家做出改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