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元宵节,文小龙留在驻地准备晚饭,其他人按作业单把设备检查好。”2月12日13时,广铁集团怀化电务段张家界信号车间新永顺信号工区会议室里,副工长易逊文有条不紊地布置着当天的工作。
新永顺信号工区有7名职工,平均年龄33岁,负责焦柳线施溶溪、新永顺、回龙3个车站的信号设备维护检修工作。工区驻地紧邻武陵山腰的新永顺站,这个小站每天仅一趟火车停靠,距离张家界市区虽然只有40公里,但汽车却要3个多小时才能抵达。
易逊文和谢玉强清点好作业工具后,登上黄白相间的工程车。因为过节,工区的兼职司机向涛给车上挂了一枚小小的平安结。天空飘着细雨,雨刮和玻璃摩擦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他们的目的地是十几公里外的施溶溪站。
盘山公路九曲回肠,向涛轻车熟路,稳稳把住方向盘,1个小时后,车停在一处半山腰。窗外视野开阔,延伸出的钢轨“劈开”左右两座山峰,又“钻进”对面的隧道,山谷下正是他们的目的地。
穿过空置的木制吊脚楼,踩着泥土一路下行15分钟,向涛走进信号楼,他负责盯控来车情况,配合室外操作设备。
施溶溪站就像是乡村小路会车用的“让车坪”,必要时货车在这里避让旅客列车,设备不多,却是焦柳铁路“不堵车”的关键。
易逊文用清扫钳夹住一坨棉布,将道岔间黑乎乎粘腻腻的油泥清理干净,滴上淡黄色清澈的新油,再用硅胶毛刷在泛着银光的金属台面涂抹均匀。“摊在台面上的油,面积要控制在一枚硬币大小,多了就会产生很多油泥,少了影响效果。”一个礼拜他们只来一次施溶溪站,因此,大家作业都相当细致。
易逊文时而蹲下检查连接线,时而掏出白布擦拭信号机的玻璃镜片。“我们有很多监测设备,平时能远程分析设备状态,现场主要是补强盲区。”1个多小时,计划内的任务全部完成。
再次经过信号楼,易逊文安排谢玉强进入机械室,检查房间有没有漏水浸水,里面的电子元件最怕水泡。“千万记得掀开几块地板,看看下面架空的地方有没有老鼠活动的痕迹,就怕老鼠突破层层防线,把软线当‘腊肉’啃。”
易逊文自己则绕行站房,山谷里地势低,防洪压力极大,不仅要看房屋本身有没有裂缝,还要观察周边有没有滑坡的迹象。
回到工区,已近饭点,气温降低。大山里,天一黑就伸手不见五指,文小龙已准备好热气腾腾的汤圆,其他作业人员也悉数返回。
穿着作业服,饥肠辘辘的小伙们喜滋滋地吃上了班组的“元宵团圆饭”。“干杯!为实现全年设备‘零’故障加油。”大家举起饮料,齐声喊出愿望。
15分钟后,他们再次出发,晚上在新永顺站还有一项作业任务。路上,远处村落升起了烟花,头灯射出几束光柱,照亮了伸往远方的铁道线。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融媒体中心出品
文图:记者 严冬 通讯员 怀化电务段 周凯 杨虎升 覃章福
编辑:廖斐茹
审核:赵岳
监制:赵灯
3小时物归原主!旅客:高铁服务很有安全感
陪伴“小候鸟”十年,这个车站的“爱心舞台”温暖团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