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亿!

《哪吒之魔童闹海》彻底爆了!

1

2月13日,《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总票房突破100亿元,此时离上映仅仅过去16天,半个月不到就创造了票房奇迹!

当然,更夸张的是预计总票房。从2月1日的60亿,到2月2日的80亿,到2月6日的100亿,大家眼睁睁看着它一路飙升,如今已经朝着160亿去了。


160亿这是什么水平?中国票房榜上一个纪录保持者《长津湖》是57.75亿,《哪吒2》将达到其近3倍。

自1994年中国电影票房分账以来,唯二将票房纪录翻3倍的电影分别是《泰坦尼克号》(3.6亿,超过《真实的谎言》的1亿)和《阿凡达》(16.66亿,超过《2012》的4.66亿),这2部电影在电影史上是什么地位,想必不用多说。

更值得一提的是《哪吒2》对全球电影格局的颠覆。

全球电影票房榜过去是好莱坞的天下。在10年前,Top500里几乎全是美国电影,只有个位数的欧洲、日本电影排在榜单末尾。

但是《哪吒2》即将打破垄断。以100亿票房(约合13.72亿美元)算,《哪吒2》已经挤进全球前25,把“钢铁侠”“蝙蝠侠”“美国队长”“惊奇队长”“变形金刚”等一众好莱坞大IP踩在脚下。

如果真能达到160亿(约21.89亿美元)票房,那就将成为首部跻身全球影史前5的非好莱坞电影,打破好莱坞的文化垄断霸权。


文化产品是现实生活的抽象和凝结,《哪吒2》打破好莱坞文化垄断的本质,是中国正在取代美国成为现代生活方式的创造者和提供者。

反过来说,《哪吒2》的爆火也不会是偶发事件,而是中国整个数字创意产业影响力扩张的标志性节点。展望未来,中国继续出几部百亿电影并不是小概率事件,而数字创意产业也将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

这一趋势在数据上已有体现。根据企查猫的数据,2010-2023年期间,中国数字创意产业新成立企业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增长幅度明显,2024年全年,中国数字创意产业新成立企业数量达到19.23万家,表明在新兴技术的推动下,我国数字创意产业吸引了厂商进入,产业发展呈现持续活跃的发展趋势。


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未来,数字创意产业将由浅层融合向深度融合发展,进而推动数字经济的生态进一步完善。结合中国数字创意产业市场规模的历史情况,以15%的增速初步预测,到2029年,中国数字创意产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2万亿元。


那么,怎么样抢占先机?

2

在中国数字创意产业版图上,《哪吒2》直接带动了一座城市异军突起。

这座城市就是成都

《哪吒2》爆火之后,成都也在舆论上刷屏:位于成都的第一出品方可可豆票房分账被算了又算;导演饺子在成都长大、创业的故事被讲了又讲;星阅辰石、艾尔平方、墨境天合这些参与制作的成都公司被数了又数……

电影片尾字幕里列举了100多家参与公司,据澎湃新闻统计,其中的成都企业有20家,仅次于北京的25家,多于上海、苏州、杭州,也多于深圳、广州。


而在《哪吒2》之前,成都在中国传统动漫产业的版图中,都只能说是默默无闻。

从中国动漫产业链分布情况来看,中国动漫产业链高度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省市和地区,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尤其是广东,创造了“猪猪侠”和“喜羊羊与灰太狼”IP的广东咏声动漫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均位于此,华强方特(深圳)动漫有限公司制作的《熊出没》系列大电影,更是被誉为每年春节档的“守门员”、“质检器”。

以企业分布为依据,整个四川的动漫产业过去都没什么存在感,甚至比不上西北边陲的霍尔果斯——当然后者靠的是优厚的税收政策。


然而在《哪吒2》的“庆功宴”上,全广东参与的公司数量还不如成都1座城市。

不仅如此,依靠着《哪吒》系列的爆火,成都俨然已经在数字创意时代,把动漫元素变成了自己的“城市名片”。不光是城市内新增的诸多“哪吒”元素吸引了各地游客拍照打卡,就连位于成都高新区的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以及园内的可可豆动画,都成了新的地标景点。

成都是怎么做到的?

饺子的采访揭示了答案:“成都的包容性与文化底蕴,为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而政府搭建的产业生态,则让技术落地成为可能。”

这座城市自有的底蕴为数字创意产业提供了成长的温床,而政府对产业生态的持续打磨,成就了《哪吒》等一系列数字文化产品的爆发。纵观近几年成都通过系统性政策设计与创新实践,逐步打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历程,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其核心举措包括以下几项:

文化发掘

成都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如三星堆文化、三国文化等。当地也相当重视将这些文化资源进行现代转译,开发出具有创意的数字产品。例如,三星堆遗址获“2021十大年度国家IP”,媒体宣传关注量突破100亿人次。《哪吒2》中三星堆青铜元素、川普方言、川西建筑等细节的融入,正是对本土文化的创新表达。这种文化底蕴与当代审美的结合,使作品既具民族性又能引发全球共鸣。

基础完善

成都以服务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为导向,支持面向行业通用需求,完善文化产业数据中心、天府文创云平台等“云、网、端”通用基础设施建设。这包括打通“数字化采集—网络化传输—智能化计算”数字链条,加强数字文创智慧化、智能化模型研发和应用。

园区建设

成都建设了多个高品质的数字创意产业园区,如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天府锋巢直播产业基地、红仓·完美文创公园等。通过园区的集聚效应,吸引更多的数字创意企业和人才入驻。孵化了《哪吒2》的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已入驻了从IP孵化、内容创作到视效制作等环节的影视动漫企业,形成“喝杯咖啡解决制作难题”的高效协作模式。

跨界集群

成都还大手笔投入AI、大数据、互联网、元宇宙等数字产业,营造数字产业集群发展、跨界融合的氛围。这一成果直接体现在追光动画开发的“伏羲制片管理系统”上。该系统将动画制作分解为1892个标准化节点,使《哪吒2》的千人团队能跨地域协同作业,通过AI辅助修正技术,将制作效率提升300%。当前成都还在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高地,争取布局建设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推动天府数据中心集群建设。

人才吸引

近年来,成都坚定不移建设人才集聚高地,把加快建设国家吸引集聚人才平台作为“总抓手”,仅2024年,就有超过51万年轻人到成都创新创业。此前,成都市人才新政发布,有别于过去“给政策”“给优惠”的情况,更加注重“优平台”“营生态”,探索“以薪、以岗、以绩、以投、以赛”定才,明确了6大类共224项人才支持类型,旨在构建一个系统化、立体化的城市人才发展生态系统。如今,成都人才总量达669万人,总量居全国第4位。

在多年持续投入下,成都目前已成为中西部数字文创产业高地,聚集腾讯、抖音、西山居、咪咕音乐等数字文创相关企业6000余家,形成涵盖内容创作、内容分发、衍生服务等环节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形成千亿级规模产业集群。

在前瞻产业研究院评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性热力值评价指数报告》中,成都市武侯区以70.28分排在全国数字创意强区第7名。


《哪吒2》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数字创意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市场价值,而成都成为《哪吒2》最大受益者,也启示地方政府应更加重视数字创意产业建设,推动数字创意产业的繁荣发展。

作为更懂产业的科技型决策智库,前瞻产业研究院一直致力于发挥“产业研究+大数据+技术洞察+招商资源前置”的独家特色产业规划服务,为各地政府提供既科学,又前瞻,更落地的产业规划整体咨询方案。


在此之前,前瞻产业研究院就已参与某新一线城市新型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规划项目当中。通过实地调研、深入研究,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该项目应定位于面向“一带一路”及全球市场的文创贸易与产业合作的资源要素聚集平台,以“文创新经济策源地”模式打造产业生态健全的新型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其中首要手段在于汇聚全球优质文化创意资源,以数字化科技手段,互联网+传播为途径,构建从上游策源到下游赋能的完整产业链资源要素聚集地。

在规划服务中,前瞻精准把握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需求,为地方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从产业布局优化到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从人才引进策略到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助力各地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与综合实力提升。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详见:

【1】《2025-2030年中国数字创意产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产业研究院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参考资料:

【1】《哪吒》何以“成都造”:一座城市的数字文创征程 | 手机中国网

【2】成都,打造中国最适宜数字文创发展城市! | 成都发布

【3】天府文化现代化表达,成都城市文创IP加速平台化发展 | 封面新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