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胖胖

跟大伙扯一件事,最近呢,写公众号久了,找的资料多了,胖胖发现短视频算法总是给我推送一些相对负面一点的新闻。

昨天呢,胖胖在大号上提到AI可能会取代一些工作,结果不少朋友觉得焦虑。

今天呢,反正这个号看的人不多,咱们就扯扯,这作为普通人,面对这种无力改变的现状,我们到底能做什么?

怎么在这种无力改变和有能力改变之间找到一种平衡点?

其实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焦虑,尤其是普通年轻人,学历不高、家境一般,向上通道狭窄。

再加上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就业市场不景气,一刷新闻,全是“某某公司裁员”、“某某行业难以为继”,看完之后,焦虑直接拉满,感觉自己随时可能被社会淘汰。

胖胖甚至觉得,从2025年开始,变化会更割裂,很多人都会有种“自己跟不上时代”的危机感。

这种焦虑,胖胖深有体会,是很能共情的。

像之前胖胖在教培行业,经历过“双减”,那段时间行业萎缩,失业了,换行业没经验,面试屡屡碰壁,整个人都快抑郁了,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彻底没用了。

那怎么办,对吧?

日子还得过,胖胖会觉得之所以觉得自己无力,是因为把自己放在了“受害者”的位置,虽然我们确确实实是“受害者”。

其实,但是我们只能说把心理状态呢,调整成为“游戏者”。

很多问题,换个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答案。

“为什么我这么倒霉?”可以调整“这挺好玩的,能不能从中学到什么?”“能做些什么来改善现状?”

有一首歌叫《黑择明》,里有一句歌词:

“既然浮生就如游戏,不如坐战机。黑暗下磊落光明中演你,心能随心拣戏。”

胖胖的理解是:既然人生像一场游戏,那不如把它当游戏去玩。

环境虽然无法改变,但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找到能掌控的部分。

对吧,像胖胖,除了教培这条路被堵死了,我还能走哪条路?

慢慢地,情况就可能开始好转了。

如果呢,胖胖当时每天只是在那里焦虑、自怨自艾,天天感叹“完了,没希望了”,那我还是原地踏步,甚至越陷越深。

面对这种无力感,我们能做的不是幻想“时代突然变好”,而是把那些遥远、沉重的问题,拆分成1、2、3、4、5这些小块,每天挪动一点点。

像胖胖,这个月房租可能交不起了,那就看看是不是能省点钱,比如先把猪脚饭换成自己做蛋炒饭;

这边帮人写写文案,那边做电商卖点货;

每天花点时间,给自己创造一丁点新机会。

就算只能走一步,那也是朝着改变的方向走了一步。

找对方法论

像现在大家提到愚公移山,可能觉得有点搞笑,觉得这事根本不可能实现。

其实胖胖呢,也不提倡没苦硬吃,不主张一味地吃苦,但从某种角度讲,愚公移山的精神,确实有它的道道,但不是不撞南墙不回头,而是通过找到合适的方法论、规律,再坚持下去。

很多人感到抑郁,最根本的原因,往往是觉得自己无法改变眼前的困境

但在这份消极情绪中,我们只能说找到自己积极的力量,因为它已成既定事实,不以个人意志做转移。

而社会可能正处于百年未有的大变局,这种时刻来来回回的拉扯,给人的感觉有时像是被时代甩在后面。

但我觉得,像胖胖这样的年轻人,其实早些年胖胖并没有经历过太多的困境,人生的曲线看似一直在往上走,平稳无波,但生活的轨迹不可能总是直线,总会有波折。

那,胖胖记得以前听过马云的演讲,他提到过李嘉诚的有一句生意经:

“手头上永远要有一样产品是天塌下来也能挣钱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基础不同,不同的工作、不同的背景,所能做的也不一样。

就算是个普通工人,每天在干活,闲暇时也可以思考一下自己有哪些天生的长处,怎么能把这点优势发挥出来。

这种思考和自我提升,就可能是走出困境的第一步。

如果停留在抱怨层面,而不做出改变,那机会可能就真的是零。

而愿意花时间做出改变,哪怕是一个微调,至少可以带来一点点机会。

就算机会渺小到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它依然存在。

很多人只是停留在对未来的恐慌和对不确定性的焦虑中,而忽略了向内寻求解决方法。

其实,只有自己能帮助自己,其他的建议无论再怎么好,都只能是外部的参考,包括胖胖这一篇,其实也是爹味满满废话,鸡汤。

如果没有经过自己的内化、消化,它根本无法成为你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

很多时候,面对现实中的困境,尤其是经济不确定性这样的外部环境,我们只是蝼蚁,无法改变的事情太多,但也只能说没办法的情况下,找到自己可以改变的部分,那就是尽量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尽量抓住属于自己的机会,哪怕很渺茫。

这就是现实主义之上的理性主义精神。

最后,胖胖写这篇文章并不是为了做什么鼓励式的说教,只是聊聊天,谈谈自己的看法。

每个人的起点不同,基础不同,方法论不同,所以这一篇呢,大家伙就当看个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