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两天,一场小雨过后,扬州的田野里一派繁忙景象,各地的田间管理按下了“启动键”,全力保障夏粮丰产丰收。
在邗江区公道镇,种田大户徐吉玉操控一台大型无人机,在田地里往返作业,将肥料均匀地撒向麦苗。“前几天下雨,现在田里湿气比较大,湿度大尿素施下去之后容易溶解,小麦容易吸收,促进它根系发展,促进发苗。”
徐吉玉说,去年秋播时间偏迟,而且播种后较长时间没有下雨。小麦出苗晚,苗情弱。前天下了一场细雨,他就抓紧时间追肥,给麦苗补补身体。“我自己种植的580亩一天就能撒完,月底回温的话开展化除,为小麦增产增收打好基础。”
而在邗江区汊河镇,种田大户张贵兵使用大型植保机给农田撒药除草。农技专家也来到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工作。“这几天温度比较稳定,到下一周可能要降温,麦子没有返青和起身前除草都没有问题。”
据介绍,今年扬州市共播种小麦268万亩。在经历两个月无雨的冬季后,近期扬州迎来了降雨,缓解了旱情。市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陈京都介绍:“天气预报显示本周末还有一场降雨,我们也提醒广大农户,要利用这两场降雨,针对苗情比较小比较弱的田块突击施好促壮肥,主要以尿素为主,促进苗情及早升级转化。”
据了解,近期市农业部门积极开展苗情监测,及时制定发布田管技术意见。加强部门协作,精准把握气象变化,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做好春耕备耕所需农药、化肥等物资调度,确保春季生产正常有序开展。
来源 | 扬州广电扬帆手机频道
编辑 | 彭祝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