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过后,小麦开始进入返青期。连日来,在河北各地,种植户们在田间辛勤劳作,农技人员穿梭其中,为小麦生产提供技术支持,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在保定市望都县,镇压机在麦田中有序作业。新华社记者王昆 摄

  保定市望都县冬小麦种植面积29万亩。入冬后,因降水少、土壤墒情不佳,部分麦田出现麦苗旺长情况。望都县组织多支农技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精细化技术指导。

  在望都县高岭镇的一处麦田里,两台镇压机往返穿梭。种粮大户黄晓松按照农技人员的田间管理建议,利用晴好天气开展麦田镇压作业。“专家看了咱这块地的长势,觉得虽然是壮苗,但镇压很必要,能更有效地给小麦提墒保墒。”黄晓松说。

  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河北各地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分蒸发和渗漏,提高灌溉效率。

  在邯郸市肥乡区天台山镇千亩高效节水灌溉施肥一体化农田示范方,清澈的水流沿着微喷灌管道缓缓流动,滋润着每一株麦苗。种粮大户刘可说:“现在有了这个微喷灌管道,省时省力还省钱,小麦肯定能长好。”

  “针对一些晚播的弱苗麦田,要提前完善肥水管理,实现控旺、促弱、稳壮的管理目标。”在衡水市景县秋实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麦田中,景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李新仔细查看土壤墒情、冻害和小麦越冬情况后,为农民进行现场指导。

  “在实地调研的同时,我们还开设小麦春季管理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线上培训课程。”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副所长乔文臣表示,近期降温,部分小麦叶片受冻,应密切关注后期麦田苗情墒情发展动态。(记者王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