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韵悠悠,村风融融。走近芜湖市繁昌区繁阳镇铁门村麻元中心村,村道两旁矗立着一栋栋“白墙红瓦”的小楼房,柏油马路干净整洁,一面面美轮美奂的文化墙别具一格。村门口,村民们利用当前晴好天气正在对村口池塘挖塘泥、建围堰……在这里,到处充满着农家气息的乡村韵味,展现着新农村的新面貌。这里不仅有美丽的生态风景和兴旺的乡村产业,更有淳朴的乡村风情和深厚的农村文化底蕴。畅游家门口的“诗和远方”,是繁昌区政府着力构建以农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极力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增强农村的吸引力,构建美好家园,为乡村振兴蓝图“添新彩、增新色”,让乡村百姓在绿水青山间留住记忆、记住乡愁。这是人们对和美乡村的心之所向、行之所往,这只是繁昌区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靓丽缩影。


繁阳镇铁门村麻元中心村。

乡村要振兴,党建领航是舵手。在乡村振兴发展中,繁昌区政府以党建为引领,全面吹响乡村振兴的奋进号角。在这片繁荣昌盛、充满希望与幸福的土地上,掌稳“党建引领”之舵、竖起“产业发展”之帆、荡开“文化振兴”之桨,把基层乡村百姓团结起来,形成强大组织凝聚力,共同参与到乡村发展建设中来。坚持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核心理念,建设好和美乡村“大舞台”,奋“党建领航”之笔,疾“乡村全面振兴”之书,确保乡村全面振兴的“组织之舟”“产业之舟”“文化之舟”砥砺前行、熠熠生辉。在致力打造“产业美、环境美、人文美、和谐美、建设美”的道路上,为乡村百姓致富点亮方向“明灯”,“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不断展现在眼前,乡村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近些年来,繁昌区在和美乡村建设中不断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做强做大农产品行业,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逐步建起乡村大舞台、田园风光、民宿小院、休闲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等产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产品种植深加工业稳步发展,“村字号+”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农村电商平台数量稳定增加,经营主体规模不断扩大,覆盖范围逐步拓展,把乡村产业全面提升到“靓点”之上,全环节升级、全价值提升、全产业融合,以产业兴旺助力美丽家园、绿色田园、幸福乐园提质增效。


繁阳镇铁门村麻元中心村全貌。

乡村要振兴,乡村文化是亮点。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乡村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习俗、民间艺术、手工技艺等。在繁昌,有繁昌民歌、非遗舞龙队、荻港香菜制作技艺、农耕文化、繁昌技艺“革胡”乐器制作、竹编技艺等,这些推动着乡村文化振兴,丰富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展现着乡土文化风情特色资源。传统村落中古建筑、古树木、农业遗迹等乡土文化资源成为乡村旅游的亮点和特色。在村史馆建设、村史村志编辑等乡土文化工作中,不断发掘乡土文化资源、彰显文化特色,打造出独特的乡村文化品牌,为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底蕴支撑。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价值引领和精神动力,传承好乡村文化,激发乡村的活力和创造力,讲好乡村文化故事,为乡村高质量发展开辟新空间,为乡村全面振兴增添新动能,乡村振兴之路将走得更稳更好。


繁阳镇铁门村麻元中心村村道。

乡村要振兴,生态风景是支撑。乡村振兴的质量和成色,要靠美丽乡村打底色,要以良好生态为支撑。在和美乡村建设中,以原有的乡村自然生态风貌为基础,以朴实的乡村自然风景为主线,以符合乡村风土人情为点面,以回归自然为需求,体现村貌俱美,推行乡村绿色发展生产生活方式,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激活乡村大自然赋予的天然资源。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不断展现,让乡村百姓享受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建设带来的“红利”,满足城市居民寻找乡愁的需求。坚持在绿色发展中,把农业增效、农村增绿、农民增收统一起来,推动形成与自然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发展格局,发挥乡村自然环境先天优势、独有优势和比较优势,不断提升和美乡村绿水青山的“颜值”,做大乡村“金山银山”的价值,为乡村振兴支撑起生态好风景。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产业兴旺、生态美丽、百姓富裕,离不开党建引领,以及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及乡村百姓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形成的凝聚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与和美画卷砥砺前行,有了美丽乡村,才有美丽风景,更有美丽繁昌。


繁阳镇铁门村麻元中心村夜景。

夜幕降临,初春的繁阳镇铁门村麻元中心村,一盏盏崭新的路灯齐刷刷地亮了起来,通透明亮的墙面灯光,为安静祥和的乡村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此多姿多彩,繁昌和美乡村“丰”景如画。(鲁君元 杨才星 文/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