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在华盛顿这个权力漩涡里,连一片树叶的飘落都暗藏玄机。最近,一场关于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存废的争斗,正在白宫内部上演。
这出大戏的主角,一个是位高权重的国务卿卢比奥,另一个是特朗普的心腹爱将、政府效率部部长马斯克。
一个机构,两种态度。卢比奥想保,马斯克要砍,这究竟是单纯的部门之争,还是另有隐情?
让我们先说说这个USAID是何方神圣。它成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表面上是个专门对外援助的机构,实际上却是美国在全球推行"软实力"的重要工具。
短短一句话根本说不清它的能量有多大。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但凡发生过"颜色革命"的地方,都能找到USAID的影子。它就像一把精心打造的瑞士军刀,名为援助,实为渗透
但现在,这把锋利的军刀却要被自己人废掉了。
为什么?因为马斯克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真相:USAID每年消耗的420亿美元预算中,大半都成了某些政客的私房钱。
这个数字,着实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马斯克在接受CNN采访时说了句狠话:"USAID不是苹果里钻进了虫子,而是整个就是一团虫子。"这话虽然难听,但恐怕说到了问题的实质。
而卢比奥呢?作为国务卿,他当然不愿意放弃这个对外扩张的有力工具。在他看来,USAID就是美国外交的一张王牌,砍掉它无异于自断臂膀。
就在各方势力角力正酣之际,特朗普出手了。
他直接下令开除了USAID的监察长保罗·马丁。这一手,可比马斯克之前的"强制休假"狠多了。
为什么特朗普会选择支持马斯克?原因其实很简单:一是他要兑现"美国优先"的承诺,二是他要打击民主党的势力范围。
这个决定虽然违背了联邦法律,但特朗普根本不在乎。在他眼里,与其让USAID继续烧钱,不如干脆来个痛快的了断。
有意思的是,美国媒体却把这事往中国身上扯。《政治家》杂志说:"美国撤出舆论阵地,中国就会趁虚而入。"
这种说法未免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拿南太平洋的库克群岛来说,去年11月我国外交部副部长就已经访问过那里,还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这哪里是什么"趁虚而入"?分明是正常的外交往来。
说白了,中国的外交布局从来就不是靠别人让路,而是靠自己真刀真枪地干出来的。
不过话说回来,美国主动裁撤USAID,确实等于拔掉了一根扎在中国身上的"软钉子"。但这种小插曲,根本改变不了中美关系的大局。
国与国之间的较量,从来都不是靠一两个机构就能决定胜负的。
看看这场USAID保卫战的结局,或许我们能明白一个道理:当一个国家的对外战略开始向内收缩,它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必然会随之减弱。这才是真正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