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证券报报道,2月12日,比亚迪股价涨幅趋势延续,股价最高涨至346.94元。比亚迪本身也借助这次股市波动,在2025年的开年阶段实现了自己重回“万亿市值俱乐部”的目标。

而在交易层面,上海证券报的报道则指出截至收盘阶段,比亚迪报345.05元,涨4.59%,成交额达94.51亿元。

比亚迪官宣全民智驾战略

谈及比亚迪本次股价猛涨的原因,其在2月10日所举办的“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一定是我们绕不开的一环。

在此期间,比亚迪除推出了新款海鸥智驾车型外,还宣布了自己接下来的“全民智驾”战略。



公开消息指出,比亚迪本次宣布的全民智驾战略共有A B C三套技术方案。

天神之眼A—高阶智驾三激光版(DiPilot 600)将主要应用于“仰望”系列产品,用于展现比亚迪时下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最高技术。

天神之眼B—高阶智驾激光版(DiPilot 300)将主要应用于“腾势”等系列产品,在为车主提供高阶智能驾驶体验的同时,强化系列产品的高端属性。

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三目版(DiPilot 100)将主要应用于比亚迪本身,如主打亲民的“海鸥”车型等。身为全民智驾战略核心的它,不仅覆盖了比亚迪旗下7万元-20万元价格区间的车型,还将充当“技术普惠之矛”的矛头,实现王传福在发布会上喊出的“好技术,就应该人人可享”口号。

在技术层面,由于天神之眼C配备了前视三目5R12V感知硬件、端到端控制算法,所以即便是购买了7万级亲民车款的消费者,也能够享受到高快领航HNOA功能、代客泊车AVP功能、记忆领航MNOA功能,通过自动上/下匝道、自动超车、自动泊车、全场景绕行礼让等一系列体验,实现乘驾感的大幅度升级。

正因为比亚迪实现了智驾技术从“小众”到“大众”的转变,所以各界投资者、股民也对比亚迪的商业前景愈发看好,纷纷用自己手上的真金白银,在股市中为比亚迪投出了自己的选票。

在帮助比亚迪重回“万亿市值俱乐部”的同时,完成了自己的投资布局。

比亚迪为什么要做全民智驾

回望比亚迪的“智驾赛道时间轴”我们就会发现,它还是在2024年1月的比亚迪梦想日这天,正式宣布了自己即将加入“智驾之战”的消息。

彼时比亚迪刚刚介绍了它的天神之眼系统,并将无图城市领航(CNOA)、城市NOA、高速NOA等功能视作了发力重心。



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

比亚迪虽然是车圈老兵,可在智驾这个赛道里,它却称得上是“半个新人”。

拿造车新势力之一的小鹏汽车举个例子。

早在2020年,小鹏就已经公开了自己的L2级别自动泊车功能,后又在2021年、2023年实现了高速自驾、高速NOA的应用和普及。

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比亚迪在2024年的销量为427.21万辆,和拥有智驾技术的理想、蔚来、小鹏相比呈销量领先的大优势。

(理想、蔚来、小鹏在2024年的销量分别为50.1万辆、22.2万辆、19万辆)

但随着智能驾驶在消费者眼中重要性的不断提升,乃至成为了时下人们购车的关键考量因素之一。比亚迪方面也决定大力跟进技术布局,希望通过押宝智驾技术的方式,巩固自己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事实上,在车圈打响技术、价格双重竞赛的今天。比亚迪虽身为行业“销冠”,但它所承受的营收压力却丝毫未减。

在2024年的前三季度,比亚迪虽然营收同比增长了18.9%(5022.5亿元),但它的毛利率却为20.8%,换算下来仅实际增长了0.98%。(比亚迪在2023年同期毛利率的增幅为3.9个百分点)

面对利润增长后劲不足的窘况,比亚迪做出的选择是下沉智驾技术,在补齐旗下车型配置短板的同时,提升智能驾驶概念在整个新能源汽车赛道中的渗透率。这样不仅能强化它在10万元-20万元市场舒适区的话语权,还能够加快自身智驾数据的积累步伐,帮助比亚迪抢夺未来的技术迭代优势。

比亚迪会引发哪些连锁反应

除抽象意义上的“大势所趋”外,比亚迪开展全民智驾计划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大湾区智驾产业链”的高度成熟。



要想快速推行天神之眼的A B C三种配置方案,就需要比亚迪在短时间内找到可靠的摄像头模组、激光雷达、智驾芯片、车载光学镜头等一系列硬件供应商。在早些时候,比亚迪曾背靠大湾区同欧菲光、宇瞳光学、德赛西威、速腾聚创等一系列智驾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以此来为自己的智驾事业夯实基础。

举个例子。

和比亚迪拥有投资、合作关系的激光雷达供应商速腾聚创,曾在2024年中期将用于ADAS的激光雷达产品单价做到了约2600元/台,为比亚迪天神之眼计划的展开提供了更具性价比的硬件方案。

盖世汽车研究院此前发布的激光雷达供应商装机量排行显示,在2024年,激光雷达的单年装机量首次突破了150万颗。其中速腾聚创凭借51.5万颗的装机量,在2024年的车载激光雷达市场份额比拼中排名第一。

除此以外,比亚迪早在2021年就和国内的智驾芯片供应商地平线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身为比亚迪全民智驾版图中的重要角色,地平线旗下的“征程6”系列产品也将被实装到王朝、海洋等一系列车型上,直至和比亚迪携手完成10万-20万级别的主流市场覆盖。



在这里我们也大胆预测下。

随着比亚迪的高调入场和相关供应商的发力,智能驾驶技术很快会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赛道中的标准配置。

从影响角度看,比亚迪此番行为一方面会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强化先进技术的渗透率;另一方面还会加快其他车企迈向智能化的转型步伐,让整个行业形成“在竞争中发展,在发展中进化”的良性风气。

而在周边报道中,则同样有人把比亚迪全民智驾计划的展开视作新能源汽车圈中的“iPhone 4时刻”,认为其能够像苹果公司在2010年引领智能手机快速崛起那般,在2025年将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引入快车道。

至于比亚迪本身和新能源汽车赛道、智驾技术的未来走向是否会如上述猜测那般,我们唯有拭目以待了。

参考:

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比亚迪,市值重回万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7.88万!比亚迪扔出“炸弹”

界面新闻:比亚迪“全民智驾”背后:大湾区自动驾驶产业链集体支撑

波士财经:比亚迪发力“全民智驾”,王传福表示:好技术,就应该人人可享!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