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分类:中成药
【药物组成】
☆ 茵陈、金钱草、大黄、黄芩、鹅胆干膏粉、枳壳、柴胡、蒲公英、水线草、溪黄草。
【功能与主治】
☆ 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胁痛、胆胀,症见右胁胀痛、痞满呕恶、尿黄口苦;胆石症、胆囊炎见上述证候者。
【方解】
☆ 方中茵陈、金钱草清热利湿、利胆排石,共为君药。黄芩、鹅胆清热燥湿,排石退黄;大黄通腑泄热,导湿热从大便而出,共为臣药。枳壳、柴胡疏利肝胆,调畅气机,行气止痛;蒲公英清热解毒;水线草、溪黄草清热利湿、退黄排石,共为佐药。诸药合用,其奏清热祛湿、利胆排石之功。
【临床应用】
☆ 胁痛
因肝胆湿热所致。症见两胁胀痛,胃脘痞满,呕恶,口苦,尿黄,舌苔黄腻,脉弦滑数;胆石症、胆囊炎见上述证候者。
☆ 胆胀
因肝胆湿热所致。症见右胁胀痛,厌食油腻,尿黄,甚则身目发黄,舌苔黄腻,脉弦滑数;胆石症、胆囊炎见上述证候者。
【药理毒理】
☆ 抗结石
本品能降低致石饲料诱发胆囊结石豚鼠胆汁胆固醇、胆红素和Ca²⁺的浓度,降低成石率,并能减少胆囊黏膜黏液样细胞,抑制胆囊黏液过量分泌。此外,还能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水样变性。
【不良反应】
☆ 目前尚未检索到不良反应报道。
【禁忌】
☆ 孕妇禁用。
【注意事项】
☆ 气滞血瘀、肝阴不足所致胁痛者慎用。
☆ 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油腻食物,并戒酒。
☆ 严重消化道溃疡,心脏病及重症肌无力者不宜使用。
☆ 服药过程若出现黄疸加剧,或发热,或上腹剧痛者,应立即请外科处理。
【用法与用量】
☆ 口服,一次4~6粒,一日3次。
【规格】
☆ 每粒装0.65g
作者:中山市人民医院 主管药师 赖冰妮
审稿专家:中山市人民医院药学部 主任药师 刘锐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