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各大厂牌还在AI赛道跑马圈地时,一份30家上市游戏公司的业绩预告却撕开了行业华丽外衣——2024年游戏行业企业过得并不如意。
过去一年,30家上市游戏公司近7成陷入亏损泥潭,其中,超半数上演着业绩“变脸”的戏码。而这究竟是企业偶然阵痛还是经营巨变的预警信息?
近期,陀螺君梳理上市游戏公司的业绩预告发现,高额的商誉、激烈的市场竞争、过高的研发投入与营销费用正在吞噬游戏厂商的利润。其中,“商誉减值”为2024年游戏厂商业绩“暴雷”的重要因素。
近7成厂商“暴雷”,大额商誉致业绩“由盈转亏”
截止2月11日,至少有30家上市游戏公司预告了2024年业绩,其中20家预亏,占比66.7%。
预亏的游戏公司中,又有12家,即超过一半的公司系由盈转亏。其中,多家游戏公司主动进行业绩“瘦身”,宣布计提商誉减值、资产减值、坏账准备。
ST惠程、星辉娱乐、富春股份预计2024年亏损过亿,净利润同比变动超过1000%。
其中,ST惠程预计净利润变动幅度最大,2024年该公司预计亏损1.3亿元至1.8亿元,同比变动率-9586%至-6953%。
亏损的原因主要是ST惠程收缩游戏业务致2024年无高毛利的联营游戏收入以及充电桩、光伏风电业务的低收益高投入。
同时,该公司对2024年未收回的应收账款进行全额计提商誉减值。目前,ST惠程正处于剥离游戏业务,转型光伏风电业务的“阵痛期”。
2024年度,星辉娱乐预亏3.9亿元至5.6亿元,富春股份预亏0.9亿元至1.4亿元,这两家厂商均在游戏业务收入下滑,推广和研发费用增长的同时,计提资产减值。
与之类似,游族网络、拓维信息、完美世界、盛天网络2024年业绩均“由盈转亏”,原因同样是游戏收入下降叠加商誉减值、资产减值。
游族网络2024年有多款游戏在国内外上线,如《少年西游记2》《绯色回响》《Ever Chest》《三国云梦录》等,较高的游戏推广支出致利润承压,加上该公司计提非经常性损失预计约1.2亿元至2.4亿元,减值准备金预计约0.4亿元至0.8亿元,致使期内预亏2亿元至4亿元。
在计提的商誉减值方面,盛天网络、完美世界所涉及的金额更高。期内,盛天网络计提商誉减值金额超过2亿元,完美世界计提超过10亿元。
业绩预告显示,盛天网络旗下全资子公司天戏互娱对《剑与骑士团》等4款游戏在2024年末的预付分成款以及《零域幻想》等3款在2024年末的游戏资产进计提了减值准备,使得利润明显下滑。
此外,天戏互娱筹备中的IP游戏《大航海时代:海上霸主》将终止开发。
无独有偶,完美世界关停《《完美新世界《(Perfect New World)》《灵笼》《代号Lucking》《代号新世界》等多款在研游戏,缩减了《一拳超人:世界》《乖离性百万亚瑟王:环》等游戏的团队规模与市场投入。
加上投资损失的2.6亿元至3亿元。2024年完美世界预亏11亿元至13亿元,一年亏掉了近三年的扣非净利润。
不过,在业绩预告中,完美世界透露,2024年12月上线的新端游《诛仙世界》表现不错,公司正在积极调整战略方向,加强内部管理,提升运营效率。同时,积极探索新的业务增长点,如电竞、元宇宙等新兴领域。
相较于完美世界,昆仑万维亏损更多,期内昆仑万维预亏13.9亿元至19.9亿元。这一业绩与前一年度盈利12.58亿元形成强烈对比。
造成这一反差的原因主要有两大因素:AI研发投入的大幅增长以及投资收益的显著下滑。首先,昆仑万维在AI大模型、AI短剧、AI游戏等多个前沿领域取得了进展,但这背后伴随着高额的短期成本支出。
特别是在AI技术的研发、部署与维护上,需要持续且庞大的资金支持,且由于技术创新的回报周期较长,导致了短期内成本的激增。据昆仑万维财报显示,为加速AI技术的商业化落地并保持竞争优势,公司前三季度的研发费用已达到11.44亿元,同比增长84.47%。
其次,受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昆仑万维投资组合中的金融资产价值发生了大幅波动,对公司整体财务状况产生了负面影响。据业绩公告,仅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和投资亏损一项,昆仑万维就遭受了约11亿元的损失。
可见,商誉减值与投资损耗为多数游戏公司利润下滑的“罪魁祸首”。
当然,也有例外。冰川网络、中青宝利润下滑来自于激烈的市场竞争、自研推广费用投入过大或新游的延期上线。前者预亏 2.4 亿元至 3.4 亿元,同比下降187.83%至224.43%;后者预亏0.35 亿元至 0.5 亿元,同比下降 9.1% 至 36.4%。
冰川网络在业绩预告中称,2024年公司对《Hero Clash》《Epic War》《Titan War》《Kingdom Go!》《逍遥情缘》《MergeTopia》等游戏投放力度较大,以致于销售费用增长,运营成本增加。冰川网络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的营销费用为19.11亿元,同比增长36.23%。
中青宝也提到,公司在网络游戏业务板块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包括研发新游戏、优化现有游戏、提升用户体验以及拓展游戏市场等方面,积极拓展和深化业务布局。公司数款游戏处于测试、新上线运营阶段,尚未达到盈利平衡,但本期亏损较上期已有收窄。
而对于这些公司的“暴雷”。业内有观点认为,2024年正是处理这些历史遗留问题的好时机——趁着行情好转集中计提商誉减值,相当于"财务大扫除"。
这样做一方面能让财报更真实,另一方面可腾出资金为行业复苏做准备。待这些坏账清理干净后,公司经营好转和行业回暖形成叠加效应,反而可能成为股价反弹的契机。
10家预盈,IGG净利暴增700%,实丰文化靠小游戏扭亏为盈
既有厂商顺势调整战略财务布局,自然也有厂商逆势实现净利润跃升。
2024年已公布业绩预告的30家厂商中,有10家预盈,其中有5家预盈且增速上升,2家扭亏为盈,3家预盈且增速下降。
IGG 预计2024年净利润大增700%至5.8亿港元(约5.44亿元人民币),世纪华通预计期内净利润增长205.32%至338.89%,达到16亿元至23亿元。
这两家游戏厂商过去一年不仅有流水稳定的游戏保障收入基本盘;而且都在实施降本增效。
IGG透露,旗下新锐游戏《Doomsday: Last Survivors》、《Viking Rise》以及APP业务分别贡献约当10亿港元,7亿港元及11亿港元收入。
同时,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较2023年度减少约16%,新游收入增长与降本增效措施双重作用下致利润大幅增长。
世纪华通则在公告中称,2024年公司实施降本增效等有效管理措施,国内游戏业务业绩稳定增长,盛趣游戏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点点互动《无尽冬日》流水增长迅速。
在出海业务上,《Whiteout Survival》《Dragonscapes Adventure》《Family Farm Adventure》等多款产品表现出色。《无尽冬日》及《Whiteout Survival》创造了该品类游戏的流水新高。
据Sensor Tower数据,《Whiteout Survival》上线至今全球累计收入达19亿美元(约138.85亿元人民币),预计今年2月中下旬突破20亿美元大关。
今年1月,该游戏海外收入环比增长10%,接近1.4亿美元(约10.23亿人民币),稳居出海手游收入榜冠军。
神州泰岳方面,凭借壳木游戏旗下两款SLG游戏《AgeofOrigins》和《WarandOrder》赚得盆满钵满。
2024年公司预估净利润达13.81亿元至14.91亿元,同比增长55.66%至68.06%。其中,单《Age of Origins》游戏在2024年上半年收入就达17.89亿元。
经典游戏贡献超高利润之余,神州泰岳亦有多款游戏在研,其中《Stellar Sanctuary》和《Next Agers》两款SLG游戏已在海外开启商业化测试。
《Stellar Sanctuary》(中文名:《荒星传说:牧者之息》)已获得国产游戏版号,上线之日或许不远。
预盈的游戏公司中,实丰文化的表现亮眼。2024年该公司预估净利润为0.08亿元至0.12亿元,同比增长118.7%至112.5%,实现“扭亏为盈”。
其业绩的增长与小游戏息息相关。财报显示,2022年至2024年上半年,实丰文化的游戏收入均突破千万元,游戏业务占比从原先只占总营收不足1%增长至接近20%,单2024年上半年的游戏收入就顶得上2023年全年。
而为其业绩做贡献则是《小小庇护所》《卡车模拟驾驶》《出招吧大侠》《人生轨迹模拟器》等超百款休闲小游戏产品。
有人欢喜,亦有人忧。预盈企业中,禅游科技、电魂网络虽有盈利,但净利增速下滑。
公告显示,禅游科技预估2024年净利润为3.99亿元至4.72亿元,同比下降35%至45%;电魂网络预估期内净利润为0.21亿元至0.31亿元,同比下降45.46%至63.05%。
这两家净利润下滑的原因在于游戏新游收入不如预期以及运营成本的增加。
禅游科技称,新产品及游戏新玩法销售低于预期以及2024年游戏市场普遍低迷,导致本集团收益下跌约15%至25%。
电魂网络则表示,公司存量游戏流水同比下降较大,加上子公司厦门游动网络年度游戏充值流水的大幅下滑,对公司利润造成较大影响。
从预盈游戏公司的公告来看,拥有爆款及多元化产品无疑更具竞争力。而如何在激烈的市场建立起自身的产品竞争壁垒或许也是游戏厂商急需解决的课题。
结语:
2024年,受商誉减值风险拖累,叠加市场竞争加剧、新品研发周期延长等挑战,多数上市游戏公司整体业绩表现承压。
但进入2025年,随着监管政策趋于明朗化及版号审批常态化,游戏行业有望迎来结构性机遇。
此时,游戏厂商通过产品矩阵优化、全球化布局深化以及精细化运营升级,或将在存量竞争市场中开辟新增长曲线。此外,技术创新与内容品质的持续突破,亦能成为决定企业竞争的关键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