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的冬天,寒风凛冽,皑皑白雪覆盖了安达草原。黑龙江安达县鞠家窑的村民们没有想到,今年的这个冬天这里将发生一桩惨案。
一天清晨,几辆满载着人的大汽车从哈尔滨方向驶来,停在了安达实验场附近。村民们远远望去,只见车上下来一群穿着军服的日本人,他们迅速封锁了实验场,禁止任何人靠近。村民们很好奇,但又不敢靠近试验场,只能远远地看着。
安达草原上,日军设置了一个实验场,日军731部队经常在这里进行秘密实验。日军将30多名被试验的对象从位于平房区的基地运来,绑在实验场上早已经冻成了冰棍的木桩上。这些“马路达”是日军的实验材料,他们将用自己的命来检验日军的细菌武器。
日军的暴行
实验开始之后,身穿防护服的日军撤到300多米的地方,用望远镜远远地观察。就在北野部队长准备下达开始的命令时,一个“马路达”突然挣脱了绳子,迅速朝着试验场外跑去。几乎在短短的几秒钟内,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马路达”挣脱了绳子,场面开始失控了。
北野部队长的脸变成了铁青色,他拔出军刀下达了“杀光”的命令。日军开动汽车追杀逃跑的“马路达”,用机关枪朝着正在四散奔逃的“马路达”疯狂射击。刹那之间,日军的机枪声、汽车引擎的轰鸣声打破了草原的寂静。
逃跑的“马路达”纷纷中弹倒地,有的被汽车碾压死了。日军见实验已经无法进行,只好将尸体装上汽车拉走返回位于平房区的731基地。日军在慌乱之中没有检查尸体的数目,回到731基地的四方楼时,才发现少了一具尸体。
被绑住实验的中国人
日军少了一具尸体,这是不得了的事情,日本兵不敢报告北野部队长,只好悄悄返回实验场寻找。可是日军越是心慌越是找不到这具尸体,他们几乎摸遍了草原的每个角落,就是找不到这具失踪了的尸体。
为了尽快毁尸灭迹,日本兵返回基地后立刻将剩下的29具尸体送进焚尸炉烧成灰烬,在焚尸报告单上填写的数目是“30名”。北野部队长并不知晓这件事情,丢失尸体的日本兵躲过了惩罚。
战犯:清水英男与战友
安达试验场里的惨案发生时,鞠家窑的村民们远远地看到日军的汽车在草原里乱窜,紧接着又听到了一阵又一阵的机枪声。大概过了半个小时后,日军急匆匆地驱车赶回哈尔滨去了。
日军急匆匆地来,又急匆匆地离开,村民们对此产生了怀疑。日军走远之后,村民们进入草原,发现里面到处都是汽车轮印,不少地方的雪地上留下了一片一片的血迹。
日军究竟在安达实验场干了什么?村民们并不知道实情。
日军抓捕的中国人
1943年初夏,鞠家窑的农民关占和在安达实验场附近放羊。在一处很深的草丛里,羊群突然不走了,关占和扒开草丛一看,发现里面躺着一具尸体。这具尸体穿着破烂的衣服,袖筒的肘弯处有一块用口袋布缝补着的补丁,胳膊处中了一枪,血液已经干涸凝固在伤口处。
这具尸体已经腐烂发臭,从现场的情况来看,他应该是躲进这处隐蔽的草丛后就昏死过去了,接着就因为失血过多和严寒冰冻死在了草丛里。关占和想起了去年冬天发生的事情,联想到了这具尸体可能就是日军杀害的无辜平民。
证据:被发现的尸体
关占和回到村里后将发现尸体的事情告诉了家人,家里人劝他不要声张,免得招来日本人的报复。关占和无奈,只好返回草丛将尸体埋葬,并在埋葬尸体的地方留下了记号。
随着时间的推移,鞠家窑的村民们渐渐淡忘了这件事,但关占和却始终无法释怀。他常常独自一人来到埋葬尸体的地方,看看尸体是否被狼拉出来,看看当年做的标记是否还在,他知道必须保住日军的这个“罪证”。
罪证:安达试验场的实验(清水英男提供)
日本战败投降后,七三一部队的罪行逐渐被揭露。关占和终于有机会将当年的所见所闻公之于众。他带着记者和调查人员来到埋葬尸体的地方,讲述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日本人在这里做了很多可怕的事情。”关占和的声音有些颤抖,“我们不知道他们到底在做什么,但我们知道,那些被带走的人再也没有回来。”
关占和站在埋葬尸体的地方,望着远方的草原,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他知道,虽然真相来得有些晚,但那些无辜的灵魂终于可以安息了。他默默祈祷,希望这样的悲剧永远不会再发生。
罪证
关占和保住的这份“证据”,成为了日军在安达试验场进行细菌实验的铁证。日军731基地的军医清水英男被俘,他的供词证明了这桩惨案的存在,证明了村民们的猜测。
日军这次的实验主要是为了检测冬天里鼠疫细菌的杀伤力,他们将30名“马路达”绑在冰冻的柱子上,然后用飞机投下鼠疫炸弹,结果由于冰柱很滑绳索很难绑紧,“马路达”趁机脱开了绳索。
当第一个人挣脱绳索逃跑时,日军就中断了实验,进行了残忍的大屠杀。那个死在草丛里的人,就是第一个挣脱绳索逃跑的人,他逃出了安达实验场,却还是不幸死在了草丛里。日本兵无论如何都找不到他的尸体,冥冥中为日军的暴行留下了证据。
晚年的清水英男出面作证
时隔多年之后,关占和从一个少年变成了老人,他总是忘不了这段往事。在向人们讲述这段往事时,他总是忍不住哭泣道:
“日军731部队有多残忍?我发现的那一具尸体,就是日军暴行的证据。”
【此事记录在黑龙江文史资料第31辑,日军暴行已载入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