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载:“舜耕历山,渔雷泽”“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

虞舜,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三皇五帝之一,中华道德文明的鼻祖。



历山,千佛山,又称“靡笄(jī)山”“靡山”“舜山”“舜耕山”,济南三大名胜之一。

虞舜是济南有记载最早的历史人物之一。舜生而重瞳,为人孝顺友爱,待人以礼。



“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舜帝谦让恭顺的良好品德,深深影响了周围的人,只要是他劳作的地方,便兴起礼让的风尚,所以咱们济南自古就有优良的文化传承,济南人的品行当然至今为世人称道。

为了纪念始祖大舜,周朝时期就在千佛山之巅建舜祠,内祀舜帝与他的两位妻子。



今又在千佛山山脚下建“历山溯源”主题园,以“舜耕历山”“石耒”“玉璧”“玉璜”“文明之光”等雕塑小品,体现历代名士及典籍中对舜耕历山在济南的认定与论证。其中“舜耕历山”雕塑以大舜为中心,两位劳作人物为辅助,神象设在大舜右侧位置,从构图上衬托出大舜为主题,在内容上意喻舜帝向臣民传授耕种技术,造福万民。

舜的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去世早,继母又给生了个弟弟象,父亲、继母和弟弟对他很不好,经常加害于他。



济南老城中有一条舜井街,街道中段西侧有一眼古井——舜井。传说,瞽叟让舜掘井,井挖得很深了,瞽叟和象却在上面填土,要把舜活埋在里面。幸亏舜事先有所警觉,在井筒旁边挖了一条通道,才逃得一命。

即使这样,帝舜仍和善相对,孝敬父母,爱护异母弟弟象,孝德感动天下,深得百姓赞誉,从而帝舜也以“孝感天下”被列入二十四孝之首。



舜的名气也被当时的部落首领尧知道了,而且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舜,同时还把帝王也禅让给了舜。帝舜继位39年,在南巡到苍梧山(今湖南)时,病重,后崩,并葬九嶷山。

留在济南的娥英二妃听到噩耗,伤心得泪如雨下,其泪水化作了珍珠泉和趵突泉。



《水经注·泺水》载:“泺源亦谓娥英水,以泉上有舜妃娥英庙故也。”趵突泉原来也与舜帝有着渊源,今娥英祠依然在趵突泉畔,后人万代纪念。



舜是上古五帝之一,其品德优良,当了部落首领之后,重新修订历法,祭祀天地四时,明定赏罚,加强地方统治,天下人心悦诚服,尤其是其孝德,与儒家学派思想融而为一。

历山下的济南,是舜多年生活过的地方,这儿也留下了帝舜无数的痕迹,济南的道路、小区、建筑以“舜”为名的不在少数,诸如舜耕路、舜玉小区、舜耕山庄等。宽厚里还有一座千年古建筑大舜祠。



这一方水土养育的济南人,当然也秉承了帝舜的品质,乐善好施,弟兄友恭,诚以待人。

大舜是中国文明发轫期的帝王,更是万世瞻仰的远古圣人,孔子“祖述尧舜”,孟子“言必称尧舜”。



走在济南这座千年古城中,到处都有舜帝的影子,无论是建筑,还是遗迹,以及城中德孝如舜的济南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