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社火演出、文化底蕴深厚的非遗展演、穿越“那时长安”汉文化体验……2月12日,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未央区人民政府在汉长安城举办“年始未央•福至长安”2025西安“山河诗长安”元宵节民俗文化展演活动为中外游客送上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年礼。

社火表演:锣鼓喧天 龙腾狮舞迎元宵

下午3时,汉长安城里锣鼓喧天,人声鼎沸,一场热闹非凡的社火表演在这里隆重上演。伴随绚丽彩绸,秧歌队伍、舞龙队伍载歌载舞,带着浓浓的年味和满满的祝福,为新的一年拉开精彩序幕。

社火是习俗,是年味,是人间烟火,伴随着人潮涌动,踩高跷的传统社火社队以精湛的表演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为市民游客献上了一场年味十足的文化盛宴。



只见社火队员们身着鲜艳的传统服饰,手持彩旗、花伞,踏着欢快的步伐,依次登场。舞龙、舞狮、旱船等传统社火节目轮番上演,现场观众阵阵喝彩。



精彩的演出、互动的体验,赢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发朋友圈,欢声笑语不断,传递着对新春的期盼与美好祝愿。

非遗展演:长安百戏 “上元节”盛景扑面而来

长安百戏,穿越古今;长安夜宴,盛景重现。活动现场复刻汉文化“元宵节”习俗,游客犹如穿越到“那时长安”,着汉服、行汉礼、猜灯谜、画糖画,“上元节”盛景扑面而来。

“太精彩了!”“木偶还能这么灵动!”木偶戏又被称为傀儡戏,诞生于西周时期,在陕西以杖头木偶为主,多流行于关中西部地区。



在非遗展区的木偶戏展台前,今年78岁的李巧玲老师左手举着木偶的中杆,右手拉着木偶的眼线和内杆,伴随着音乐的节拍,或前进或后退,一会旋转一会跳跃,木偶的红色水袖在她双手的牵引下随之舞动,引得现场群众连连叫好。





看到老师在茶上“拉花”的茶百戏、孩子们用现代工具制作古老糖画、手艺人一针一线缝制锦囊香包、匠人用巧夺天工的刀法在西瓜上雕出镂空的“非遗中国年”……市民游客纷纷对传统文化发出惊叹。

六大主题:文旅活动历史文化与现代时尚相得益彰

据了解,此次活动推出“故事长安—老文化、新体验;时尚长安—老遗址、新面貌;趣创长安—老传统、新视角;智慧长安—老特色、新玩法;实景长安—老品牌、新活力;书香长安—老故事、新知识”6大主题20多项具有历史文化同现代时尚相得益彰的文化旅游系列活动,为中外游客送上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年礼。



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ELISEEVA MARIIA(中文名字:茉莉)竖起大拇指说,“这次元宵节活动复古又新潮,仿佛穿越千年,我深刻感受到了长安节日文化之都的魅力。”

来自土库曼斯坦的留学生DILDAROVA EJESH(中文名字:珍时)在未央宫前殿久久驻足,她兴致勃勃地说:“这次元宵节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了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与辉煌,它见证了长安城的热情好客和开放包容。希望下次带家人朋友到长安来走一走,看一看,亲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现代时尚。”

未央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以传统节日元宵节为契机,依托汉长安城世界遗产资源优势,围绕“山河诗长安IP塑造路径”,旨在打造“一诗、一景、一节、一会”“四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山河诗长安”文化旅游新地标,让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通过“山河诗长安”旅游感受长安厚重底蕴与文化魅力,探索承载着“诗与远方”的广阔天地。

文/图/视频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高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