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兆茀
“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是最高检党组在新征程上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提出的基本工作要求。作为基层检察院,应紧跟部署要求,加快探索推进检察管理现代化的基层样本。
以持续更新法律监督理念为引领,把“三个善于”落实落细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理念一新天地宽。针对新时代法律监督面临的“面广事杂”“分高低争高下”“不敢不会”等问题,必须树立正确的司法观,坚持实事求是、遵循规律,让“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理念真正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一是强化理论引导。充分认识、深刻理解高质效办案是检察机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具体行动,积极思考探索新时期检察工作的举措、思路和方法,与时俱进深化法律监督理念创新,以实实在在的办案成效彰显检察担当作为。
二是强化示范引领。充分发挥正面典型案例的示范作用,利用“十佳精品案件”评选等形式,组织干警学习在司法理念、监督办案方式方法等方面具有时代性、引领性、示范性的典型案件,让大家学有所向。
三是强化大局谋划。要常态化开展检察调研,不断优化调整检察服务的政策和方式,提高服务保障区委中心任务的精准性、实效性,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保障马尾高质量发展。
以增强司法办案质量效率为抓手,让“三个效果”见行见效
“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重在“高质效”,难在“每一个”,基础和着力点也在“每一个”。要高质效地把实体、程序、效果的要求一体落到实处,以更多可感受、能体验的方式,让当事人、周边人和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就在眼前。
一是明辨是非、定分止争。“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强调的就是法律、司法兴功惧暴、定分止争的作用。检察机关办理的每一起案件,都会树立一种社会价值导向,一个办理正确的案件会引领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一个办理错误的案件则会把人们引向误区,导致价值观错位。要通过办准案件,正视听、明善恶,辨是非、划底线、扬正气。
二是案结事了、矛盾化消。法律本身是生硬的条文,怎样把生硬的法律条文转化为当事人的“内心法”,这就要求我们在学好法律条文、领会好法律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把法律适用好,做到既救人又治心,既案结又事了。这是案件办理的第二个要义,也是善良司法的内在要求。
三是预防犯罪、减少犯罪。在办案过程中,要注重从“处理事”转变到“处理人”上,多关注行为人为什么犯罪,从而从源头制止犯罪、减少犯罪、预防犯罪。
以健全运行有力工作机制为重点,将“三个管理”抓深抓好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强调,要以高水平管理促进高水平办案,以检察业务管理现代化加快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强化业务、案件和质量“三个管理”,在检察权运行等方面推进法律监督制度机制现代化,提升法律监督质效。
一是健全捕诉全流程审查机制。充分发挥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职能作用,加大提前介入力度,在案件侦查阶段及时引导侦查方向,监督指导公安机关严把程序关,将非法证据扼杀在捕前,保障案件质量。
二是健全案件质量管控机制。构建指标通报、数据分析、专项研判、整改反馈等一体化、实质化管理模式,对本院法律文书、办案期限、羁押期限、办案流程等进行实时监控,对司法办案活动进行全程、即时、同步、动态跟踪、监督和管理。
三是健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要逐步健全、积极发挥“12309检察服务中心”和“益马当先”公益诉讼云平台等窗口作用,多渠道、多路径收集、受理各类问题和诉求,让执法不严、司法不公、司法腐败等问题能及时通过检察监督得到查处,让合理合法诉求因检察监督得到及时解决。
以提升检察干警素质能力为根基,使“三个提升”更强更优
事业兴盛,人才为本。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是“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重要保障,我们要坚持不断强化举措,持续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过硬检察队伍。
一是以上率下,提升办案实力。要聚焦办案重点领域,入额院领导要深入一线、带头理一批重大复杂敏感案件、新类型案件和在法律适用方面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案件。
二是培英育才,提升综合素养。要坚持实战实用实效导向,深化实施师徒结对工程,强化资深检察官、综合人才作为专业导师带教培养,持续强化“马检大讲堂”等特色阵地建设,用好同堂培训、领导干部上讲台等载体,分层分类进行覆盖各条线的业务培训,加强各条线专业人才培育选树,打造兼具检察业务和理论研究素能的复合人才。
三是强化监督,提升纪律修养。要常态化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把党纪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工作实绩。要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压实管党治检主体责任,大力强化检务督察工作,认真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和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等铁规禁令,严格“八小时外”言行举止,强化警示教育。
(作者为福州市马尾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