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登记
大数据曝光
♪♫♪
从信息孤岛到数据共享,从人工审批到智能审核,大数据正深刻地改变着政务服务的运作模式。它不仅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更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想知道大数据和政务服务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吗?奉贤区数据局推出“数说政务”系列推文,让我们看看大数据如何赋能政务服务“点石成金”。一起开启这场政务服务数字化时代的探索之旅吧!
“幸福始发站”
元宵节寓意团圆美满,承载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祈愿,正因如此,很多新人将这一天视为喜结良缘的上佳之选。昨天(2月12日元宵节),奉贤区婚姻登记中心迎来开年后首个婚姻登记高峰,参与全市婚姻登记机构“家和人兴喜团圆”元宵节快闪联动活动,共有41对新人办理结婚登记。
婚姻登记数据背后的“小心机”
2024年,奉贤区共办理婚姻登记5536对,其中“跨省通办”婚姻登记1193对。从业务类别看,结婚登记3259对,离婚登记2277对。全年,办理的跨省婚姻登记中,结婚登记709对,离婚登记484对。根据大数据分析,全区跨省婚姻登记惠及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尤其是安徽省、江苏省、河南省等。
逐月看2024年婚姻登记受理情况,5月受理量最多,其次是8月、1月。其中,办理婚姻登记最热门的日子是5月20日,其次是七夕节、六一儿童节。
婚姻登记年龄方面,2024年,全区结婚人员平均年龄为37岁。其中男性38岁,女性36岁。全区初婚平均年龄28岁,其中男性29岁,女性27岁。
离婚登记情况方面,2024年,全区离婚冷静期内主动撤回离婚20对,离婚冷静期到期后未办理离婚939对;对比2023年,全区离婚冷静期内主动撤回离婚16对,离婚冷静期到期后未办理离婚657对。
透过以上数据,大家能直观感受到婚姻登记背后丰富的社会现象。这些数据不仅是数字,更是时代下人们婚姻观念与生活态度的生动写照。
恰逢情人节即将到来,有不少新人选择在这天到婚姻登记处给这段甜蜜的感情加个“官方认证”,小编为大家附上最新婚姻登记攻略,助力大家“持证上岗”。
办理材料大揭秘
01
身份证&户口簿
这可是必备神器,记得带上原件和复印件,确保信息一致。忘带材料千万别慌张,本市户籍的小伙伴可以享受“两个免于提交”政策。
02
合照三张
选张最美的,笑容最灿烂的,毕竟这是要伴随你们一生的“官方照片”。记得,是2寸近期半身免冠彩色合照,别拿自拍哦,民政局可不认“美颜相机”,当然婚姻登记处是提供自助拍照服务的。
办理流程轻松拿捏
01
线上预约
在“一网通办”平台和“随申办”市民云提前预定良辰吉日可以避免“爱的排队”。
(打开“随申办市民云”APP/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进入首页搜索栏,输入“婚姻登记预约”,点击即可跳转服务专区;或阅读原文获取“一网通办”预约链接。)
02
现场审核
带上你的材料到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会仔细审核是否符合规定。目前上海已经实现“全市通办”和“跨省通办”,一方持有上海市有效居住证的即可“跨省通办”。
03
签字确认
结婚双方签订结婚登记声明书,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录入。
04
宣誓&领证
在庄严的国徽下许下你们的誓言,然后“咔嚓”一声,红本本到手,爱情升级成功!
注意事项小Tips
01
年龄达标
男方≥22岁,女方≥20岁,未成年人的爱情,咱们先缓缓。
02
再婚证明
记得带上离婚证或法院文书。目前长三角区域婚姻登记证电子证照可互认共享应用,相关证明要求还要事先咨询好民政局哦。
03
颁证大厅
我们提供传统和现代两个风格的颁证厅,欢迎大家带上亲朋好友共同来见证幸福时刻!
04
办理时间
结婚、离婚(申请、登记)
周一至周六:上午8:30~11:00;下午13:30~16:30;
收养登记、补领婚姻登记证、开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
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1:00;下午13:30~16:30;
1月1日、5月1日、10月1日、农历中秋节
上午9:00~11:00,下午13:30~15:00仅办理结婚登记事项(法定节假日除外)
05
办理地点
奉贤区政务服务中心B幢3楼(望园南路1529弄1—3号)
06
咨询电话
021-57420620
看过了婚姻登记数据背后的浪漫经济密码,不难发现大数据在政务服务领域的神奇力量,在婚姻登记预约环节,大数据分析不同时间段的预约热度,提前提醒工作人员做好准备,避免出现扎堆登记的混乱情况。对于异地登记的新人,大数据打破地域限制,“全市通办”“跨省通办”实现信息跨区域实时共享,让新人少跑冤枉路。这些细节都体现了大数据让婚姻登记服务更具人性化与高效性,为每一对新人的幸福保驾护航。
报送:区数据局、区民政局
编辑:王鹏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