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年”?
年,是家人围炉的温馨,是久别重逢挚友间的畅谈,是孩童假期里的欢笑与自由,是年夜守岁时春晚的陪伴与守候。每个人心中,“年”都有着独特的注解与情愫。在春运路上,每位旅客带着“年味”登上通往各自故乡的列车。一趟趟列车、一节节车厢、一排排座位,充满了游子们归家的心切。
1月24日,在G2697次列车上,一位老人静静地倚靠在车厢门口,手里杵着竹制扁担,身着已经泛白的绿色军装深情地凝视着窗外,那深邃而明亮的眼眸中,似乎藏着无尽的期待与故事。
列车长王飞询问后得知,老人名叫丁绍中,1949年生人,1976年退伍,前往广东东莞小女儿家过年。扁担上挑的是自家种的辣椒、自制的粉皮、腌制的腊肉等,这些地道的家乡特产,是女儿最爱的“家乡味”。在列车的大件行李处,这些特产被整齐地码放着,老人不时地望向它们,又望向窗外,深邃而明亮的眼眸中流露出对团聚的深切期待。
这位76岁的老父亲,用一根扁担,挑起3件行李,穿越1233公里,历时6个小时45分钟去与家人团聚。这份爱,太重。在老人的心里,“年”就是无论距离再远、年货再重、年龄再大,都要与家人团聚。这是他对孩子的深情宠爱,更是对“年”这一传统习俗的坚守与传承。
列车到站,车门开启后,老人熟练地挑起扁担,迈出车厢,夕阳洒在老人的身上。迎接他的,必将是家人的温暖拥抱、年夜的温馨守岁、饭桌前的欢声笑语。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