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闹元宵,花灯如昼人如潮。”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正值2025年蛇年元宵节。作为春节的“压轴大戏”,各地非遗灯彩集体亮相。
南京的秦淮灯会运用全息投影技术,生动再现“十里秦淮灯火灿”的盛景;苏州园林灯会则通过光影艺术,将古典园林装点为梦幻仙境;西安大唐不夜城的“梦回长安”主题灯会让游客穿上汉服,手提非遗花灯,尽情享受古风集市及灯谜竞猜等活动;四川自贡恐龙灯会则打造AI机械恐龙灯组,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千年传统节日正焕发着新时代的光彩。
如果说春节是团圆的盛宴,元宵就是甜蜜的句点。北方“滚”元宵与南方“包”汤圆的技艺差异,恰似中国文化的多元统一。
老字号北京稻香村至今仍保留着石碾摇元宵的古法,糯米粉如雪花般裹住什锦果仁馅,需反复过水七次方成;而苏州吴江的同里古镇,主妇们仍用青艾汁揉制翡翠汤圆,将水乡的春意包进皮里。
各地元宵食俗堪称一部美食地图:宁波的猪油汤圆流淌着黑芝麻的浓香,广东的四式汤圆以莲子、百合、绿豆、红豆演绎甜蜜四重奏,陕西人在面汤中加入蔬菜水果煮“元宵茶”,云南镇雄的“酸汤圆”竟用糯米团子配酸菜辣椒。
在天津杨柳青,老人们念叨着“元宵吃三样,财旺人也旺”的俗谚,定要配上饺子和年糕;而福州三坊七巷里,依伯依姆们仍守着“上元丸”古法,将炒熟的芝麻花生与糖冬瓜条细细捣碎,裹进带着艾草清香的糯米皮中。这些传承千年的味道,既是辞旧迎新的仪式,更是刻进DNA的文化记忆。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笔下的元宵盛景,在今日中国有了更璀璨的演绎。当秦淮河画舫挂起数字灯笼,当元宇宙世界开启虚拟灯谜会,这个始于星月崇拜的古老节日,正以兼容并蓄的姿态走向未来。人们追逐着月下灯影,品尝着人间团圆,在春暖将至的时节,种下新岁的希望。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胡玉梅 钱念秋 裴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