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收藏讯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五代十国时期宛如一幅气势恢宏的画卷,各政权如同走马灯般更迭频繁,这一时期的货币文化在时代的洪流中留下了独树一帜的深刻印记。"天成"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年号,而天成元宝则是天成年间所铸造的年号钱。由于其存世数量极为稀少,故而被誉为"古泉五十名珍"之一。本文将与大家分享天成元宝相关的部分历史信息及精彩拍品。


后唐鼎盛时期版图(图片来源:网络)

时光回溯到907年,朱温(即后梁太祖)野心勃勃,篡夺皇位建立后梁,改元开平,开启了后梁的统治时代。然而坐拥河东之地的晋王李克用却始终坚守初心,仍奉唐朝为正统。923年,李克用之子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北邯郸)称帝,改元同光,并且沿用"唐"的国号,史称"后唐"。同年,后唐军队一举攻灭后梁,成功夺取豫、鲁等地,随后定都洛阳。彼时的后唐国力强盛,疆域辽阔,十国之一的前蜀也被其收入囊中。在南方诸多国家中,除了南吴、南汉之外,其余各国均尊奉后唐为正统,纷纷向其称臣纳贡。后唐鼎盛时期,其疆域东达海滨,西括陇右、川蜀,北至长城,南抵岭南,堪称一时之雄。

后唐明宗李嗣源,沙陀族人,小字邈佶烈,称帝后改名李亶。他是李克用的养子,因在汴州上源驿救护李克用而受到重用。李嗣源骁勇善战,在与后梁的争战中屡立战功,尤其在923年率先攻入汴梁,为后唐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926年魏博戍卒哗变,李嗣源受命平叛,却因军队倒戈而被拥立为主。后唐庄宗李存勖死后,李嗣源即位,改元天成,开启了后唐的"明宗之治"。


后唐明宗李嗣源画像(图片来源:网络)

李嗣源即位后,推行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他提倡儒家学术,命国子监校正"九经",试图以文化凝聚人心;在政治上,他积极笼络各方势力,扩大统治基础,争取藩镇支持;在经济上减轻税负,放宽民间手工业限制,允许百姓自造酒曲、铸造铁质农具,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复苏。在其治下中原经济逐渐恢复,出现了"天下屡稔,朝廷无事"的安定局面。然而,晚年的李嗣源逐渐变得刻薄多疑,随意诛戮大臣,导致群臣离心,父子相疑,为后唐的衰亡埋下伏笔。


五代十国天成元宝

图片来源:首席数据中心-中国嘉德2021年春拍

终于,长兴四年(933年)11月,李嗣源身染重病,生命垂危。此时,其次子秦王李从荣妄图发动兵变夺取皇位,结果战败被杀。李嗣源听闻此噩耗,受惊过度,最终撒手人寰。他死后,谥号为圣德和武钦孝皇帝,庙号明宗,被安葬于徽陵。到了936年,洛阳守将临阵倒戈开城投降,后唐末帝李从珂走投无路,自焚于洛阳城玄武楼,后唐自此覆灭。

天成元宝钱便是李嗣源改元天成之后铸造的年号钱,其铸造背景与后唐跌宕起伏的历史紧密相连。它的形制仿照"开元通宝",整体造型显得大而厚重。在五代十国那个藩镇割据、战乱频仍的动荡年代,各藩镇拥兵自重,割据自立,导致社会动荡不安,铸造工艺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与影响,天成元宝整体不如其仿照的开元通宝那样精美,但仍以其规整的铸造工艺和足值足重的特点,成为这一时期钱币中的佼佼者。


五代十国天成元宝

图片来源:首席数据中心-杭州宜和2022年春拍

这种钱币的面文"天成元宝"四字,采用旋读的方式,文字是隶书书法,尽显古朴典雅之美。钱径大约为2.3厘米,重量约3.4克。其文字风格浑厚古朴,字体宽博舒展,笔画刚劲有力,"元"字右挑是其最为显著的特征。"天成元宝"存世极为稀少,历代钱谱均将其列为珍品,记载多为小平形制几乎不见版式之分。《中国古钱大集》中仅载拓三品,市场价值很高。

天成元宝的珍贵不仅源于存世数量有限,更与后唐短暂而动荡的历史息息相关,每一枚"天成元宝"都是那段历史的见证,承载着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记忆。透过"天成元宝",我们得以窥见五代十国时期货币文化的独特风貌,也感受到历史洪流中政权更迭的沧桑巨变。

声明:首席收藏网(shouxi.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任何媒体或个人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