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生来)2月12日,农历元宵佳节,一场别具特色的非遗文化展示活动在西安站候车大厅里火热上演,候车大厅摇身一变成了非遗文化的展示区,既弘扬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又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进一步提升了旅客的出行体验。



活动现场,大红灯笼高高挂起,浓郁的新春气息扑面而来。率先映入眼帘的是传统鼓舞表演,击鼓者们身着鲜艳服装,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干净利落,或腾跃,或嬉戏,激昂的鼓声与旅客们的欢呼声和掌声交织成一曲热闹的乐章。随后,提线木偶戏和皮影戏相继上演,细腻的表演和精彩的剧情,让旅客们仿佛穿越时空,领略到古老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互动环节,投壶场地周围围满了兴致勃勃的旅客,他们手持箭杆,全神贯注地瞄准目标,每当投中时,都会引发一阵欢呼。猜灯谜区域更是人头攒动,大家或是独自思考,或是与同伴热烈讨论,解开谜题后的那份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这场活动不仅让旅客在旅途中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更让传统文化在欢声笑语中得以传承和弘扬。

据悉,2025年春运从1月14日开始,2月22日结束,为期40天。西安站预计完成旅客发送952万人次。其中西安车站预计完成旅客发送355万人次,西安北站预计完成旅客发送597万人次。2月11日—14日,西安站将迎来第二波节后返程客流高峰,客流主要以探亲、返校学生流和外出务工流相互重叠为主,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厦门、济南、重庆、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等方向。此次第二波节后返程客流高峰西安站预计发送旅客106万人次,日均26.5万人次。

为了满足旅客出行需求,西安站精准发力,结合春运车票预售情况,做好旅客出行分析,精准实施“一日一图”,制定列车开行方案,通过加开夜间动车、加挂重联列车等多种方式,根据客流灵活调整列车开行,为旅客返程出行提供充足运力保障。

为了让旅客出行体验更美好,西安站持续优化服务举措,在候车室内设置便民充电桌,方便旅客在候车间隙为电子用品充电;饮水处免费提供纸杯,服务台准备了常用药品、手提袋、胶带、盲文引导卡等各类便民物品,满足旅客的多样需求。在卫生间内配备洗手液、厕纸、香薰,第三卫生间更是贴心地提供一次性坐垫、婴儿护理台,为旅客打造干净、放心的如厕环境,全面实施“暖手工程”,深化“厕所革命”,卫生间洗手台加装热水器,洗手液,在寒冬里保障旅客热水洗漱,为旅客营造整洁舒心空间氛围。在售票厅提供老花镜、放大镜、手写板、翻译器、助听器、盲人爱心引导卡便民服务“六件套”;站内配置便民医药柜,具备线上远程视频就诊功能,在服务台设置便民医疗点,配备医生值守,同时配置 AED 急救设备、血压测量仪等,随时应对旅客突发健康状况,为旅客的出行健康保驾护航;与地方管委会建立站内站外联动帮扶机制,全程为特殊重点旅客提供护送引导服务,解决好特殊重点旅客出行“最后一公里”。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