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青网讯“G7208次列车即将检票,请各位旅客准备好身份证件,依次排队检票”。又是一年春运到,室外寒风凛冽,马鞍山东站候车大厅内却人潮涌动、暖意融融。来自马鞍山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吴玉文正专注地站在检票口,为出行的旅客提供服务。在她身旁,流动的“志愿橙”如暖流般穿梭在春运人潮中,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马鞍山东站的青年志愿者
另一边,在当涂汽车站,湖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俞航的返乡志愿服务经历颇具戏剧性。这个习惯与代码打交道的“准码农”,第一次在自助取票机前遇见了“数字鸿沟”。当他发现七旬老人误将社保卡当作身份证使用时,代码世界的逻辑思维瞬间切换成温暖的服务模式。在帮助老人取票后,俞航又用行李车护送他前往重点旅客候车区。老人紧握他的手,连连道谢:“要不是你们这些热心孩子,我这把老骨头真要误车了。”
“看到老人找对证件时眼里的光,就像调试成功的程序突然跑通。看到他布满皱纹的脸上绽放笑容,我想再发达的科技也替代不了人与人之间传递的温情。”俞航在志愿服务日记里写道。五天的志愿服务时间里,他护送过拄拐老人,帮农民工兄弟查询过车次,甚至用家乡话安抚过哭闹的孩童。“行李箱轮毂声与道谢声交织的候车厅才是真实的人间操作系统。青春的热度本就该融化每个需要的角落。”这位工科生的感悟引发同伴共鸣。
在高速服务区开展“情满旅途 暖冬行动”
记者从团马鞍山市委了解到,今年“暖冬行动”志愿服务活动在全市高铁站、汽车站、高速服务区等重点交通枢纽均布设了服务点,百余名像吴玉文、俞航这样的返乡大学生志愿者经过岗前培训,化身“政策宣讲员”“出行向导”“行李管家”“科技助老员”“送福使者”等。在含山县汽车站,志愿者将反诈宣传单折成“平安千纸鹤”;在和县汽车站,“人才新政解读站”“青少年权益维护台”前排起长队;在高速服务区,志愿者将“福”字春联送给南来北往的旅客,生动诠释了青年志愿者的风采与担当。
今年,马鞍山市“暖冬行动”志愿服务活动的创新举措也让志愿者们直呼“暖心”。在岗前培训环节增设“应急救护”课程,引入情景模拟演练;“志愿汇”保险实现全覆盖,马鞍山东站还为志愿者提供用餐保障;志愿者服务时长超50小时即可兑换“小青马”文创盲盒等。
迎来节后返工潮,马鞍山市各大交通枢纽的志愿服务仍在接力。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候车厅的玻璃幕墙上,志愿者们身上跃动的青春光芒汇聚成温暖的河流,载着游子的乡愁,奔向崭新的春天。
安徽青年报、安青网记者 谢婷婷 通讯员 赵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