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当天,山东高规格召开了全省提振消费工作大会。有两项部署格外引人深思:一是服务消费提质,二是新型消费跃升。
前者可以看作是做好提振消费工作的“重头戏”,后者则可以视为引领消费发展的“风向标”。
近期,两个消费现象很有意思:
一是乙巳蛇年伊始,贺岁档电影爆火,《哪吒2》创造票房奇迹之后,济南一家潮玩店内前来选购哪吒系列手办盲盒的消费者络绎不绝,出现了一“吒”难求的现象。
二是电视剧《国色芳华》的热播,让取景地乐陵影视城成了“黑马”,春节假期接待游客约15万人次,带动周边景区景点、商圈接待游客近7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9000万元。“买牡丹盆栽过年”也成为时尚,菏泽牡丹“飞”向各地,有商家一天卖出五万盆。
观众心甘情愿买单,再次证明了“文化消费”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这些年,无论是传统文化回潮或者新兴文化崛起,“买文化”正在成为大家的“心头好”,尤其受到年轻人喜爱。“演出经济”“谷子经济”“电竞经济”等,都让人看到了广阔的消费前景。
正因如此,以文化消费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服务消费”,理所当然成了政府部门做好消费提振工作的“重头戏”。
“新型消费跃升”,同样是把准了消费者脉搏。
“人无我有”即为“新”,即吸引力所在。新型消费是引领消费发展的风向标,消费者买的是“新意”,重在体验、感受。
比如,首发经济热力“满格”。
去年12月15日,“人智时代——第三届济南国际双年展”开展,截至目前已吸引观众超过30万人次,展览的火爆带动了文创产品的消费。山东美术馆内艺术市集上的纪念币、定制日历、趣味冰箱贴等10余种联名文创商品销量走旺。
再如,银发经济趋势明显。除基础养老服务外,适老化家居改造、老年消费趋势引领等细分领域也显现巨大潜力。老年群体及其家庭的多元化需求尚未被充分挖掘,每个环节都孕育着服务升级与价值创新的可能。
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消费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常有人说,当前存在消费者不敢买、不愿买的问题。的确,这些年,中国的消费者越来越理性。
但理性不是拒绝消费,而是消费的诉求在趋于合理:花钱可以,但要花得对、花得值。这个“值”,也不仅仅是价格考量,还包含了品牌、品质、情感、体验等多重维度,契合的是“钱要花在刀刃上”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从这个角度,就不难理解为何文化消费、首发经济等能够既“叫座”又“叫好”,主要还是产品和服务提供的物质价值和情绪价值让消费者觉得“钱没白花”。
要想增强“想消费”的意愿,唱好“重头戏”、把握“风向标”,关键是创新。
就像《哪吒2》的成功,根本源于其对传统故事的大胆创新,将现代元素与古老神话完美融合,塑造出了更加立体、鲜活的角色,以及对水墨意境与3D进行技术融合,再造东方美学符号。
可见,创新可以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形成新的增长点。
把握消费新趋势,以创新拓展消费新空间,创造更多贴合消费者需求的新场景、新模式,让好产品好服务触达更多个体,这一定是山东提振消费绕不开的路。
(大众新闻记者 于新悦 策划 赵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