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山路巡演现场的秧歌表演栩栩如生,展现非遗魅力。


▲参与表演的群众演员乐在其中。


▲朝阳山路巡演现场吸引众多市民观看。

高跷表演者身手灵活、技艺高超,展示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色彩鲜艳的旱船翩翩起舞,寓意着新的一年一帆风顺、万事顺遂;热情奔放的秧歌表演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观众们忍不住跟着节奏一起摇摆……

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上午,2025青岛西海岸新区新春民间艺术表演活动在唐岛湾公园(北岸)、隐珠广场同步举办,并在朝阳山路举行行进式巡演,共有23个镇街和相关单位参加。1500余名群众文艺骨干齐聚一堂,为市民精心准备了75个富有特色的民间艺术节目。精彩的表演、热闹的氛围,让传统的“闹元宵”变成了新区群众的文化“狂欢节”。

自编自演展风采

当天上午9时30分,在唐岛湾公园(北岸),来自各镇街的演员们身着绚丽多彩的服装,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排练。“最后检查一下音乐。”区文化馆编导宋本勇在台侧控制台与工作人员做最后的检查。

“咚、咚、咚……”上午10时,开场鼓准时敲了起来。15名身着精美演出服的小演员们个个精神抖擞,气宇轩昂。他们手持鼓槌,敲击着一面面大鼓。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鼓点,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开场鼓将《好日子》《大中国》等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歌曲与中国鼓相结合,希望通过激昂的鼓点与欢快的旋律,唤起每一位观众内心深处的民族自豪感,展现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勃勃生机,让这场表演成为一次心灵的共鸣与文化的盛宴,共同庆祝这美好的时刻。”宋本勇介绍。

宋本勇告诉记者,这15名小演员平均年龄仅13岁,“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如同初升的太阳,充满了活力与希望。参与这样的文化活动,不仅能够锻炼他们的才艺与团队协作能力,更能在他们心中种下热爱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种子。我们期待这些小演员们能够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发光发热,成为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鼓表演结束后,舞龙舞狮、踩高跷、歌舞等表演轮番上演。据介绍,唐岛湾公园(北岸)会场的35个节目均由各镇街居民自编自演,开场的中国鼓表演以及结尾的民族舞蹈串烧,是特意为本次民间艺术展演活动编排的,把当代艺术与民间艺术相结合,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其中,灵山卫街道东街民俗文化队带来了舞龙表演,当两条金龙开始挥舞,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就此呈现在观众眼前。今年,东街民俗文化队将舞龙表演与卫城文化相结合,创作出以“龙腾盛世,卫城雄风”为主题的节目,队员们充满动感和活力的演出,舞出了卫城人坚韧不屈的精神和豪情壮志,更彰显了魅力卫城的文化风采。

在《高楼万丈平地起》节目中,20位表演者身着色彩鲜艳的服饰,腰系红绸鼓、手持太极扇,巧妙地将传统的腰鼓与太极融为一体。伴随着激昂的鼓点和悠扬的音乐,舞步刚柔并济,既有腰鼓的热烈奔放,又有太极的沉稳舒展。来自黄岛街道柳沟社区幸福花红舞蹈队的领队李居红介绍道:“腰鼓象征着劳动的热情与力量,太极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优雅从容。希望通过这种创新的表演形式,展现社区居民的活力与风采,让观众在欣赏中感受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美妙交融,从而更加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

舞台搭到家门口

从唐岛湾来到隐珠广场,依旧是一片热闹的景象。活动现场人头攒动,锣鼓喧天。

活动在《摇滚秧歌串烧》中拉开序幕。在70余名小朋友的架子鼓表演中,扭秧歌的群众演员随着节奏翩翩起舞,将民间艺术演绎得淋漓尽致。“我们将摇滚与秧歌表演巧妙结合,带给现场群众耳目一新的感受。”区文化馆编导杜金霖介绍,活动结尾的《金蛇狂舞闹元宵》同样将国风舞蹈与流行舞蹈巧妙融合,使民间艺术表演更加绚丽多彩。

在西海岸,一提起粉条,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胶南街道李家洼子村。这里的粉条制作技艺已传承上百年,经过32道工序、遵循古法纯手工制作而成,已成为村民农闲时增收致富的好途径。活动现场,胶南街道带来的舞蹈《舞动非遗——李家洼子手工粉条》,生动展现了李家洼子手工粉条的制作技艺,将“宽细粉条百年牵,银丝爽缕手工情;冷热乡餐谁最俏,荤熬素拌呈佳肴”的非遗韵味带到市民面前。

而大场镇水韵大场艺术文化团带来的扇子舞表演《红红的中国》,更是点燃了现场的喜庆热闹气氛。舞者们身着鲜艳服装,手持扇子,随着欢快的节奏翩翩起舞,歌词里的场景通过舞者们的演绎得以生动呈现,舞蹈融入了西海岸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元素,传递出新区群众“盛赞新时代,欢庆中国年”的真挚情感。

“一大早就带孩子们来观看表演,实在是太精彩了,孩子们都乐开了花。”市民姜凯感叹道,“现在的孩子很少有机会接触这些传统民俗,这样的活动不仅让他们开了眼界,更让他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次民间艺术表演虽然没有华丽的舞台和灯光,但却为市民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传统文化大餐,不仅丰富了大家的文化生活,也让大家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儿。

“隐珠广场表演活动将文化舞台搭在了居民家门口,通过居民演、居民看、居民乐,将新区群众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展现得淋漓尽致。”区文化馆馆长吕达表示,区文化馆将继续以文化活动、文明实践为载体,紧扣“我们的节日”、“文化进万家”、移风易俗等活动主题,搭建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展示平台,以接地气、参与广、亮点足的活动服务百姓,激发群众文化创作和表演热情,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民俗“踩街”尽狂欢

“快看快看,来啦!”2月12日一大早,朝阳山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盛装打扮的秧歌队伍率先登场,在欢乐的锣鼓声中缓缓前行,拉开了此次巡演的序幕。人群中,只见孩子们骑在爸爸的肩上拍手欢呼,大姨们举着手机一路追拍,生怕错过每一个精彩瞬间。

据悉,朝阳山路行进式巡演以秧歌、锣鼓、旱船等非遗民俗表演为主,不仅展示了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寓意着吉祥如意、风调雨顺,为活动营造了热烈而喜庆的氛围,在进一步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的同时,也让大家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儿。

“过年就盼着看这秧歌表演,热热闹闹的才有过年的气氛,看得我心里暖乎乎的,希望以后这样的活动能越来越多。”市民刘真一边举着手机拍摄一边告诉记者。

看着现场的腰鼓表演,市民葛思琦回忆道:“曾经,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那时候,我们一大早就坐着大巴车来到表演现场,从街头敲到街尾,沿途观众都特别热情,给我们鼓劲加油,那种激动的心情现在想起来依然清晰。”

在舞龙表演中,金色长龙在队员们的默契配合下,时而盘旋飞舞,时而昂首摆尾,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64岁的钱堂光早早站在路边,等待抓拍这一精彩瞬间。“我老家在徐州,以前也参加过舞龙表演,那时候我可是村里的‘大腕’呢!”钱堂光说,“记得有一年春节,我们在村里舞龙,村民围在我们身边给我们加油叫好,别提有多热闹了。”

随着表演进入高潮,各镇街代表队轮番登场,队员们踏着欢快的节奏,将节日的喜悦传递给每一个观众。“今年,我们特别加入了藏族舞和长扇舞,希望通过精彩的表演营造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为大家带来更多欢乐,送上美好祝愿。”泊里镇宣教文卫中心工作人员王巧云说。

(大众新闻·青岛西海岸报记者 李涛 张静 陈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