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记者 常翔宇 通讯员 刘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房子和存款,您都有六分之一的继承份额。”近日,在一起法定继承纠纷案件调解过程中,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人民法院王村人民法庭干警向程某的母亲解释道。

该案中,因被继承人程某病逝,程某的妻女与其母亲之间就遗产分割问题产生争议。王村法庭干警了解到,程某的母亲年近90岁,腿脚不便,且常年居住在深山之中,只会说本地方言。为方便化解纠纷,法庭干警决定前往当事人家中进行调解。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法庭干警爬了近一个小时的山,才到达当事人的住处。经过法官与双方当事人的耐心沟通,最终,双方达成和解。

这是黄山市两级法院(以下简称“黄山法院”)辖区法庭的工作日常。黄山市素有“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说法,辖区131.6万人口中有55.5万人居住在乡村。而黄山市13个人民法庭就扎根在这崇山峻岭之间。近年来,黄山法院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强化人民法庭建设,努力为“高质量建设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提供坚实有力的司法支撑和服务。


2024年10月,正值贡菊采摘时节,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人民法院“时令法庭”干警前往溪头镇,提醒村民们注意防范贡菊买卖环节的法律风险 供图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人民法院

聚焦群众需求

“法官,你们发布信息寻找的那名失信被执行人,我遇到了!”

“您现在在哪个位置?我们马上来。”

近日,黄山市休宁县人民法院齐云山风景区人民法庭干警收到一条群众提供的线索后,立即前往现场,成功找到“失踪”已久的被执行人,促使案件成功执结。

据了解,为进一步发挥人民法庭地处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2016年起,休宁法院开始探索人民法庭参与执行工作,实现“立审执一体化”工作模式。2024年,休宁法院辖区法庭共受理执行案件359件,执结311件,执结率达86.63%。

针对黄山地区山高路远、村居分散的实际情况,黄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在13个人民法庭的基础上,在全市105个乡镇设立调解工作室、“无讼”工作站和巡回审判点,努力缩小诉讼服务半径。

此外,黄山法院将法院信息化建设成果应用到人民法庭实际工作中,积极推进融合法庭建设,让大山深处或在外务工的当事人实现“一键全签收、云端能开庭、指尖可诉讼”。

“我们坚持‘三个便于’原则,着力打造行走在绿水青山间的‘流动法庭’,努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黄山中院院长卢文静说。

服务基层治理

“我被‘作退一步想’深深吸引了!这一做法真正实现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促进各项工作前进的动力。”2024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组织全国人大代表视察安徽法院时,黟县人民法院的“作退一步想”调解工作室给全国人大代表卓娅·巴合提留下了深刻印象。

近年来,黟县法院将徽文化中的调和文化与司法审判有机结合,建立“作退一步想”调解工作室,充分运用“听、理、劝、借、退、和”六字工作法,引导当事人相互体谅、退让和礼让,极大地提升了案件调处成功率。2024年,黟县法院民事案件调撤率达60.74%。目前,黄山市已推广建设“作退一步想”调解工作室1100余个,组建了一支1.1万余人的调解员队伍。

这是人民法庭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

歙县法院深渡人民法庭开展“审务进基层、法官进网格”工作,充分发挥人民法庭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优势,做实指导调解法定职能,推动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屯溪区人民法院黄山经济开发区人民法庭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法学会基层服务站”作为基层社会治理切入点,开展法律服务和法治宣传;

祁门县人民法院历口人民法庭与乡镇综治中心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与乡镇司法所、派出所、人民调解组织沟通,聚力打造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共治格局;

近年来,黄山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主动融入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大力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三进”,促进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实质化解。据了解,2024年,黄山辖区法庭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4077件。其中,调解撤诉案件共计2132件,调撤率达52.29%。

助力乡村振兴

“黄山风景区能够连续4次获评‘平安中国建设先进集体’,成为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景区,离不开黄山风景区人民法庭的助力。”谈起法院的工作,黄山风景区管委会综治办负责人连连称赞。

近年来,黄山区人民法院依托黄山、太平湖两个风景区人民法庭,在黄山、太平湖、翡翠谷和芙蓉谷景区分别设立旅游巡回法庭、调解工作室,并由庭室负责人作为纠纷受理日常联系人,提供电话接访、诉前联调、巡回审判等“一站式”便民服务。景区连续多年未发生一起群体性旅游投诉或重大旅游服务质量问题。

作为长三角重要的生态屏障,好山好水是黄山市的优势资源。

近年来,黄山法院在全市13个主要景区设立旅游巡回法庭,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司法协作联动机制。休宁法院在新安江源头设立司法保护基地、在月潭湖镇成立生态旅游巡回法庭;歙县法院在新安江中下游设立司法保护工作站并探索环境资源“五合一”审理模式,共同守护好山好水……一项项举措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服务。

黄山市也是闻名中外的茶叶之乡。徽州区人民法院潜口人民法庭一直将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结合辖区位于黄山毛峰核心产地的特点,厚植“茶文化”,挖掘黄山毛峰文化内涵,打造“茶香法庭”。该法庭通过开通涉茶案件诉讼“绿色通道”,及时预防化解涉茶农、茶商、茶企纠纷,为黄山法院服务打造和美乡村写下生动注脚。

本期封面及目录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中国审判》杂志2025年第2期

中国审判新闻半月刊·总第360期

编辑/孙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