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解放时,马呈祥带着千两黄金逃往埃及,张治中去电挽留让他留下,他说:“我手上血债累累,还是走了为好。”
毕竟马呈祥知道自己犯下的罪孽实在深重,将心比心,他并不觉得自己能落个什么好下场。
马氏家族在青海这一带纵横数年,早就将根基狠狠扎了下去,当初的老蒋都不能将其奈何。
常年手持重兵享受惯了的马氏几位首脑,根本就接受不了接下来的败局。
1949年的中国,基本上已经被解放军全面解放,剩下马氏家族盘踞的此处,显然早晚也会迎来解放。马步芳父子二人比较鸡贼,早早的就拿着金银细软跑路了。
马呈祥作为马步芳的外甥、马步青的女婿,更是马氏家族中的首脑之一。早年马呈祥曾就读于黄埔军校,自然具有着一定的军事才能,学成后就回去帮助家族势力。
得天独厚的家族背景以及血缘纽带,让马呈祥的事业走的无比顺畅。后期,马呈祥更是直接掌握了骑5军的指挥权,这是一支马家军中的王牌队伍。
要说起马家军之所以被称为西北一霸,马步芳甚至一度成为“西北王”,离不开他们的管理制度和当地独特的地理位置。
西北辽阔且天高皇帝远,本就不便于中央管辖。
马氏家族早就开始发迹,数十年的统治管理,早就将当地人驯服的很服帖。
在那个他们说了算的区域中,马氏家族间各种错综复杂的姻亲血脉关系,更是将整个上层关系网巩固的牢不可分。
为了极大的扩张自己的兵力,当地早早就实行起征兵制度。当地的少年郎们从小就被教育“忠诚”和“信仰”,在多年潜移默化的熏陶之下,马氏家族手下的兵都很团结。
当年红军的西北军在与马步芳等势力作战时,就没少在他们的手中吃亏。马步芳就像是一个背后的操盘手,马呈祥则是冲在第一线的执行者。
他们对西北军进行围追堵截,残忍对待被俘虏的红军战士,甚至还无情杀害。可以说,他们对红军的恶行简直罄竹难书,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可磨灭的血海之仇。
当红军即将解放新疆之际,马呈祥也深知大势已去,只不过他依旧不愿意面对罢了。迟迟的拖着不愿意束手就擒,更不愿意主动起义戴罪立功。
还是陶峙岳前来主动劝解,为其分析利弊,才让马呈祥心中有了一丝松动。他接受了陶峙岳的建议,自己带着亲眷和部分亲信,领取颇为丰厚的钱财离开。
哪怕是张治中亲自来电,也没能改变马呈祥的想法。他深知自己之前办过的事有多可恶,他惶恐红军会想他们一样手段霹雳,宁愿远走他乡自此再也不回故里。
马呈祥的逃亡之路也不太平,一路上他携带着娇养的亲眷,不仅拖累了行进速度,还相当的麻烦。
为了将其“打包带走”,马呈祥确实买了箱子,将女人们装进去“打包”带出了国。
路上也曾偶遇不少之前旧部,有些人选择跟随他一起离开,也有人在中途悄悄跑路。更多的则是见财起意,选择背弃马呈祥,几人悄悄联合企图夺宝潜逃。
经历了远离家乡故土、远离权力中心、手下背叛等等事件,马呈祥的内心一度充满迷茫,自己当初是不是做错了?自己的选择是不是错了?也许答案只有他自己知晓了。
经历千难万险马呈祥一行人来到了印度,只不过仅仅一年的时间,他就带着人又跑去了台湾。
在那里,他一呆就是几十年,直到去世都不曾再踏足大陆一步,更不要提回到故乡看上一眼。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