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要闻一:苹果和阿里巴巴据称将合作为中国iPhone用户开发AI功能
苹果和阿里巴巴将合作为中国iPhone用户开发AI功能。知情人士透露,此举是苹果应对在中国销售下滑的策略之一,旨在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软件功能。知情人士表示,苹果自2023年起开始测试来自知名中国人工智能开发者的不同人工智能模型,并在去年选择了百度作为主要合作伙伴。知情人士称,苹果在最近几个月开始考虑其他选项,评估腾讯、字节跳动、阿里巴巴以及Deepseek开发的模型。
2024年12月以来,阿里先后通过团队重组、融合工作与人才引进调整C端布局。2月6日,全球顶尖的人工智能科学家许主洪加盟阿里。申万宏源证券赵令伊认为,目前阿里云已连续多年位居中国云数据库市场份额第一,从大力投入AI研发,到引入顶尖人才等,全方位加大在AI领域的布局力度,看好阿里基础设施与服务并重,持续完善云技术,支持AI升级优化。
必读要闻二:海外巨头继续加码该领域,这类产品成为了范式革命背景下的全新物种
据报道,三星继续加码AI手机,近日三星S25系列国行版正式发布,包括S25、S25+、S25 Ultra三款机型。硬件配置方面,S25系列均搭载高通骁龙8至尊版。这是当前所有想要打造AI手机厂商的主流选择,其Hexagon NPU支持更强的端侧AI能力。例如在运行大型语言模型时,其更高的运算能力可以更快生成文本响应。
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认知、组织、行为的底层逻辑正在产生变革,AI手机则成为了范式革命背景下的全新物种。面对未来竞争,AI手机性能的差异化打造将是关键,这关系到新战场的资源重新分配。据Canalys数据,2024年AI手机渗透率或达到17%,预计2025年AI手机渗透将进一步加速,更多旗舰以及中高端机型将配备更强大的端侧AI能力,推动全球渗透率将达到32%,出货量近四亿台。
必读要闻三:AI大模型在智能驾驶应用中增加,有望推升这类芯片迎来爆发式增长
据报道,随着越来越多新能源车企推进汽车智能化进程,2025年高阶智驾有望迎来“iPhone时刻”。随着AI大模型在智能驾驶应用中的增加,算力需求持续提升,加之车厂追求差异化竞争优势,未来头部车企将逐步由英伟达通用GPU转向自家研发的智驾芯片,专用设计的ASIC有望成为智驾头部车企的主流选择。
ASIC是为特定应用而设计的集成电路。ASIC的设计完全针对特定应用进行优化,在处理特定任务时能够达到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能耗,因此在性能和效率方面达到了极致。推理场景下算力海量需求叠加更为固定的AI算法,有望推升ASIC芯片迎来爆发式增长。中信证券指出,硬件端的降本是智驾的长期趋势,而芯片是当前智驾系统中唯一具有长期价值增长潜力的硬件产品。顺应端侧AI应用趋势,预计ASIC将逐渐取代英伟达GPU成为智驾的更优解。
必读要闻四:宁德时代已成立数十人的团队自研机器人本体
宁德时代去年底开始增加对机器人领域的投入,目前已在上海成立数十人的团队自研机器人本体,控制和人机交互算法,计划制造机械臂、AGV等工业机器人整机。宁德时代此前调研了部分人形机器人公司,但还没有明确的人形机器人研发计划。宁德时代同时还计划以财务投资目的入股人形机器人公司,据了解,宁德时代已接触过银河通用等公司,并计划投资一家人形机器人本体制造公司。
近期国内外产业端迎来密集催化,产业潮起入局者明显增多,DeepSeek等人工智能公司的涌现推动通用机器人大模型的发展。上海证券机械团队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阶段,商业化落地可期,看好受益的国内零部件厂商。
钛小股·钛媒体财经研究院
2025.02.13
下载钛媒体App,关注更多财经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