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还记得去年9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特别提出了一点,要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吗?
这不,今年春节假期刚过,广州就动真格了。
据乐居不完全统计,最近广州共回收14宗闲置土地,合计约97万㎡,分布在花都、白云、增城以及南沙。
这些地块背后的房企,我们并不陌生,包括宝信地产、白云城建、华侨城等。
我们重点来关注两宗宅地。
白云的钟落潭镇雅园新村AB1011021地块,其实就是竹溪云景项目。
2021年底,白云城建以总价48372万元,折合楼面价7951元/㎡拿下地块,如今项目回收价为4.79亿元,与原价基本相当。
也说明了白云城建拿地后,基本没怎么开发。
它最近一次大动作是在2023年8月,广州自规局发布项目批后公示,根据规划,项目将建7栋11-16层高的住宅,住宅呈“L”型分布,6、7栋还配有沿街底商。
当大家都以为项目规划获批即将动工时,它又沉寂了,再露面已是要被回收的命运。
目前项目周边在售新盘包括保利珑玥公馆、越秀·白云·星汇城、旭辉光屿南方等,贝壳网上参考均价为1.5-1.8万元/㎡。
不知道竹溪云景项目被回收后再度出让入市,会卖多少钱呢?
花都的广州市广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地块,即花都区广花公路东三地块(二期),在2023年6月被宝信地产以底价71002万元拿下,折合楼面价仅约6350元/㎡。
需要指出的是,宝信地产一直承担兜底花都地块的“重任”。光是2022年就兜底了5宗,合计金额近41亿元,压力颇大。
而本次广花公路东三地块(二期)回收价为6.73亿元,相当于在原价基础上打了9.5折。
地块位于花都湖板块,北边便是花都湖,距地铁8号线北延段(在建)雅瑶站直线距离约200米(百度地图数据),未来待地铁线路开通后,通往市区会比较方便。
有湖景有地铁,整体看来,地块素质不错。
目前地块周边在售新盘包括都湖国际、保利琅悦等,贝壳网上参考均价约2.4-2.8万元/㎡。
除了宅地,本次回收的闲置土地中,比较受关注的还有增城区派潭镇背阴村地块(商业用地)。
地块在2019年被华侨城以5.74亿元竞得,项目后来被命名为“华侨城文化康养度假小镇”,但除2020年披露过施工图审查招标中标等信息后,便鲜有消息传出。
华侨城A的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该项目总计容建筑面积15.6万㎡,剩余可开发计容建筑面积15.43万㎡,相当于还没开发。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华侨城位于武汉的一宗TOD地块也被收回,地块原本以商办为主,住宅为辅,收回后政府调整为住宅为主,商办为辅,最终重新出让,还是华侨城以底价24.2亿元竞得。
增城区派潭镇背阴村地块会不会是同样的命运,我们将持续关注。
南沙方面,黄阁镇黄阁大道西地块性质为医卫慈善用地。
早在2018年,南沙区政府就审核批准了广州兆康医院有限公司在上述医疗卫生用地上建设南沙兆康国际康复中心建设项目,它是集康复治疗、科研、培训为一体的三级康复专科医院,总投资约8亿元,
同年8月,南沙兆康国际康复中心项目正式开工。
按照计划,项目将于2022年7月完工,但由于企业各种问题,项目一直处于烂尾状态,如今被政府重新收回,对于黄阁乃至南沙来说都是好事,意味着新的医院配套已在路上。
实际上,早在2024年8-11月,广州已经在陆续回收闲置土地,包括广州大干围2宗土地、白云区广龙地块3幅土地、番禺区暨南大学北侧地块二等,只不过这次的规模更大。
另外,各地方政府也在提速收储土地。
比如江门,最近拟收回下属国企江门发展集团的3宗地块,总价5.6亿元;中山拟收回3宗土地,包括住宅、商业用地等,总价约12.7亿元;茂名拟收回1宗为商务金融用地,3宗商住用地,总收储价格约14.1亿元。
珠海更加猛,收回的闲置地达14宗,总金额约66.4亿元。
政府收购闲置土地的支付方式是怎样呢?
以广州为例,广州土地开发中心采用应付票据或延期现金支付的方式来收购这些闲置土地,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使用这些应付票据或者收到的现金补偿去购买新的土地。
这样做的好处是既不占用政府资金,又能盘活闲置土地,后续还能优化土地供应结构,实现溢价。
对企业而言,通过出售闲置土地给政府,能缓解资金压力;同时购买新的土地,能优化资产结构。
无论从哪方来看,回收闲置土地都是积极的举动。
最后,我们回到最近的广州土地市场。
除了回收闲置用地,广州还在加快卖地、修改重点板块用地规划的脚步。
比如白云在2月11日开了一个土地推荐会,计划在今年推出15宗地块,重点地块包括设计之都三期地块、龙归街六片山地块、京溪衡器厂地块以及罗冲围增槎路西侧地块等。
地块调整方面,天河区金融城起步区东北侧地块(AT0910规划管理单元),其中的AT091007地块用地性质由商业商务综合用地调整为商业用地兼容商务用地兼容二类居住用地;
AT091002地块用地性质由商业商务综合用地调整为二类居住用地兼容公共交通场站用地。
还有白云区京溪路站场站综合体地块(AB3101规划管理单元),项目地块用地性质由一类工业用地、防护绿地调整为二类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兼容商务用地和交通场站用地及铁路用地、防护绿地兼容铁路用地。
刚过去的2024年,广州卖地金额才773亿元,同比下滑超3成。
要想回到千亿元卖地金额水平,广州今年可得撸起袖子加油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