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该来一波开门红的时候“掉队”,对于一家颇有声望的汽车企业来说,肯定不是什么好消息。
2月4日,长城汽车发布1月销量数据,销量达到80,933台,同比下降22.20%。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且与比亚迪、长安汽车、奇瑞、吉利汽车并称为“自主五虎将”的长城汽车,在开年第一个月拿出这个成绩,着实给大家带来了不小的落差感。
反观其余“四虎”:
比亚迪1月销量达30.05万辆,依旧占据车企销量老大的位置;
吉利汽车1月销量为26.67万辆,同比增长24.9%,创吉利有史以来最好的单月销量记录;
奇瑞1月整体销量达224,323辆,实现了同比增长10.3%;
即便是1月销量微降的长安汽车,仍然以27.57万辆的销量成绩,保持了品牌销量“2字”开头。
这么一比较,长城汽车显然给人一种“掉队”的感觉。
2025年开门不利,长城汽车到底怎么了?
从整体环境上看,2024年底至2025年初这段时间内,其实整个汽车行业都面临着一定的压力。
经济下行,消费者信心波动等因素导致汽车消费市场需求有所减弱,再加上新年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的影响,大家在购车方面变得更加谨慎。
大背景之下,整个行业都受到了较大影响。
1月份,车市消费势头相对疲软,乘联会数据显示,第一周零售同期下滑28%,第二周零售同期下滑16%,虽然第三周同比增长20%,但中间有个春节假期,所以,1月份车市数据看上去并不是很“漂亮”。
当然,长城汽车1月的“失利”,并非全部与大环境相关。从其过往的表现上看,长城汽车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长城汽车掌门人魏总曾说过,长城汽车(销量)哪怕跌落前十也不怕,因为要健康地发展,宁可少干点,市占率少一点,也不去追求没有意义的销量。
这话听起来颇为大气,但细想一下就会发现,这种对销量的“大气”显然有些过了。放眼当下汽车市场,任何品牌都需要靠销量打天下。
一般来说,市场给企业排名,往往只看销量这一个指标。 看看海内外的主流车企,比如丰田、大众争霸主争的是销量,比亚迪、吉利、长安、奇瑞争第一,争的也是销量。
而长城汽车对销量方面的“淡泊”态度,也使得其近两年来,单月销量始终在10万上下摇摆,相比其他开启加速模式的中国车企,长城汽车显然已经落后不少。
就最近公布的1月份销量来看,长城旗下“五子”的销量都有所下降。其中,哈弗品牌1月销量为48,557台,同比下降17.84%;WEY品牌1月销量为5,007台,同比增长49.42%;
欧拉品牌1月销量为2,193台,同比下滑63.46%;坦克品牌1月销量为12,845台,同比下降35.99%;
长城皮卡1月销量 12,321辆,同比下滑20.33%,跌幅也在进一步扩大。
总体来看,长城汽车旗下五大品牌中,除了WEY品牌销量同比增长,其他四大品牌跌幅都在两位数以上。
销量的下降不仅仅让长城汽车的数据看上去不给力,其对车企抢占市场份额也有着极大的影响。
长城汽车一直主打SUV车型与皮卡,哈弗品牌更是其销量担当,但从哈弗H6不再持续夺冠,市场竞争对手越来越多之后,其在SUV领域的地位也是岌岌可危。
轿车领域的欧拉品牌销量同样是连续下滑,其1月销量只有2000多辆,使得长城汽车在轿车市场几乎丧失了话语权。
而坦克品牌这两年的优势地位,也逐渐被比亚迪、奇瑞、长安汽车所稀释,在硬派越野产品遍地开花的当下,能跟坦克品牌正面硬刚的车型不再稀缺,长城汽车很难在这一领域获得更多份额。
即便WEY品牌处于增长状态,但其1月销量仅为5000多辆,对整体的销量拉动作用有限。
更何况,WEY推出的车型多,但停产的也多。近年来,已相继停产玛奇朵DHT、玛奇朵DHT-PHEV、拿铁DHT等多款车型,这种上市“一年即停产、购车数月便绝版”的做法,很难让消费者对其产生信心。所以,其市场地位也相对有限。
在极为现实的汽车市场中,旗下各大品牌无法在销量上证明自己的强大,从长远的角度上看,长城汽车在市场上的影响力自然很难得到突破。
当然,长城汽车也并非毫无追求。其曾为2024年定下190万的销量目标,只不过实际完成率只有64.91%,累计销售仅有123.33万辆。
车企完不成销量目标是常事,但对于长城汽车这种大厂来说,企业目标与工厂匹配产能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一般来说,企业制定次年目标之前,需要提前为工厂配备产能,这也是保证工厂正常运作的关键。
如果销量持续走低,就意味着生产力很可能会过剩,当企业无法靠产品自身养活工厂,经营上的问题自然也就接踵而至了。
即便目标总是难以达成,长城汽车仍然对立Flag乐此不疲。其在企业成立30周年之际给自己制定了2025战略目标,全球年销量要达到400万辆。
虽然目前长城汽车并未爆出此类问题,但如果其低迷销量与远大目标之间无法平衡,这一切也并非是杞人忧天。
在销量上不是很出色的长城汽车,也有自信的一面。魏建军公开表示过,“如果长城汽车都不赚钱,那么就没有赚钱的企业了”。
今年1月14日,长城汽车发布盈利预告,2024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24亿到130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3.78亿-59.78亿,同比增幅在76.60%-85.14%之间。就盈利能力来看,长城汽车的确有自信的资本,堪称全国最赚钱的车企之一。
另外,长城汽车的海外市场做的也不错,其1月份海外销量达到28,016台,较去年同期增长了6.23%,国际化战略布局初见成效。
在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销量与盈利是车企必须要平衡好的两个方面,甚至可以说是缺一不可的两个生存条件。对于车企来说,有销量才有份额才能稳住用户基本盘,车企及其上下游的生态链才有活下去的可能,而仅有盈利优势的长城汽车,显然做得还不太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