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董鑫
据《吉林日报》报道,2月11日,吉林省委书记黄强,省委副书记、省长胡玉亭到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调研,试乘氢能源市域列车。
“喝”的是氢,排的是水蒸气,可以实现零碳排放。在媒体报道中,这列车身以蓝色为主色调、搭配“H2”符号的氢能源市域列车被称为“科幻列车”。
2024年3月,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以每小时160公里的速度完成达速试跑,标志着氢能在轨道交通领域应用取得了历史新突破。
“让氢能源市域列车奔驰在吉林大地。”黄强说。
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要守牢实体经济这个根基,统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优势产业壮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构建体现吉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传统制造业是吉林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
作为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是吉林的传统优势产业,这里曾产出过新中国第一辆汽车、第一列铁路客车,诞生了一汽、吉化、长客等诸多大型企业。
此次黄强和胡玉亭调研的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长春客车厂,始建于1954年,是国家“一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更是中国地铁、动车组的摇篮。
目前,中车长客主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5%,同时产品还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数量超过9000辆,签约额达130亿美元。
黄强和胡玉亭试乘的氢能源市域列车由中车长客自主研发生产,每公里实际运行平均能耗仅为5千瓦时,最高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以上。一列时速160公里的氢能源市域列车一天来回跑500公里,一年大概可以减少超1万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
“科幻列车”正是吉林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
近年来,吉林立足区域特点、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优势从传统制造迈向先进制造,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一汽解放发布国内首款重型商用车缸内直喷氢气发动机,热效率国内第一,寿命行业领先,实现零碳排放。
2024年12月,全球最快高铁CR450动车组样车在北京发布,其中CR450BF动车组就是由中车长客生产。
长春富维东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建成“省级数字化示范车间”,每名工人平均每天节约工作时长3.39个小时,库存占有率降低70%以上,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
凌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自主创新,在盾构机刀具等领域实现领先后,又研发了轨道交通主轴承与风电主轴承,目前已投入生产,性能指标超越国际同类产品。
2024年,吉林省继续深入实施制造业“智改数转”行动,支持100个以上示范项目,建成30个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00个省级数字化示范车间,全省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提升至50%。
去年全年,吉林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12.3%,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16.9%。
2025年,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超常规”推动制造业发展壮大。对于传统产业,要提升产业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其中, 装备制造产业 要 突出高端化发展,加快氢能驱动时速 250 公里城际市域列车和氢能驱动有轨电车新产品研制应用 等。
“推动吉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黄强在调研中强调。
他指出,要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上下功夫,深入实施制造业“智改数转”行动,促进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推动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欢迎下载“北京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