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这里是人地两生,‘重车生路’。最近一段时间,我打算集中精力下去多走走,多看看,熟悉一下这里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并对一些问题搞些调查研究,争取尽快地进入‘角色’!”
1990年8月,辽宁省第七次党代会在沈阳市召开,上任不久的代省长岳岐峰面对记者风趣地说着自己的工作计划,殊不知,早在赴任路上,他就以特殊的方式感受了一次辽宁省的“风土人情”。
同年6月,岳岐峰受命从河北省委副书记调任辽宁省委副书记,兼任代省长,轻装简行的他,只有秘书和司机两人同行,三人看起来没有一丝官架子。
进入辽宁省境内,他们随意找了路边的一家饭店,准备用餐、休整,此时的岳岐峰也刚好想借吃饭的机会感受一下辽宁人的待客之道,算是便装私访。
“我们来辽宁的第一天,吃一下辽宁‘食堂’!”
点了简单的饭菜,岳岐峰没有闲着,笑呵呵地问着店家日常经营情况,原本平平常常的一次交谈却被一群“不速之客”打断。
只见几位警察喧闹着推门而入,店家老板先前还冷着的脸瞬间堆满了笑,全然不顾先到的岳岐峰三人,殷勤地为几位警察快速准备好酒菜。
出于礼貌,岳岐峰等待店家忙完又一次礼貌上前催促,没成想,他的举动居然引来了旁边正在大快朵颐的警察们的不满,叫骂声充斥着饭店。
眼看老领导受到这般侮辱,秘书看不过,起身上前和对方理论,可再度遭到警察们的嚣张嘲笑。
“够了!”
在听到警察们大骂秘书“走狗”之际,岳岐峰感到忍无可忍,准备制止秘书并离开,就在此时,领头的警察直接窜到他面前,狠狠地给了他一记耳光。
“看清楚了!在这块地盘上,老子就是王法!把他们给我扣起来!”
虽说岳岐峰工作经验丰富,当时的他和秘书哪里是几位霸道警察的对手,两人被铐在饭店的暖气管上,同行的司机趁乱逃了出去,想办法在附近找电话求助。
饭店里,警察们一边口吐狂言、一边胡吃海喝,酒足饭饱后又将两人极为蛮横地带回派出所,妄图继续非法审讯与虐待。
“我命令你们停止对我们的虐待和非法审讯,一会儿就会有人来告诉你们我是谁,你们会后悔的!”
果不其然,先前逃出去的司机很快与辽宁省相关领导取得联系,辽宁省官场为之轰动,经过层层下达指示,事发几个小时后,这群在派出所叫嚣的警察终于知道自己“得罪”的人是什么身份。
更加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时的岳岐峰还有一项重要任命,便是主管辽宁省的公安工作,换言之,新官上任的他,还没等做到代省长的交椅,就以如此特殊的方式投入到了工作中。
身份被证实后,几位不可一世的警察们有如泄气皮球,也才意识到自己闯下了多么严重的祸事,哀嚎着跪在岳岐峰面前,想要祈求他的原谅。
对于自己和秘书受到的侮辱,岳岐峰并没有放在心上,相反,此时的他已经深刻意识到辽宁省公安系统暴露的深刻问题,这一次的遭遇绝非偶然,也绝不是个例。
源于此,他一方面严厉指示相关部门对几名涉事警察进行惩处,一方面着手从公安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整顿。
最重要的是,这一次特殊且惊险的遭遇,更加坚定了岳岐峰要下基层多走多看的决心,有如开篇提到的那句笑谈,看似平常,实则大有深意。
当年的岳岐峰已经在河北省工作整整46年,将近60岁的年龄,原本已经进入半退休的工作状态,调任辽宁绝非退休前的过渡,而是身负重要使命。
90年代初期的辽宁省虽重工业发达,社会治安问题却成了老大难,地方百姓深受其扰,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才决定起用经验老道的岳岐峰。
所以说,前面提到赴任路上的风波,对于他而言恰恰是最好、最客观的基层调查,虽极为惊险,却也让辽宁地方在不设防的情况下,将严峻的社会治安问题暴露在眼前。
就这样,性情爽朗又乐观的岳岐峰开始大刀阔斧进行整顿,除此之外,有关于辽宁省的发展问题,他还破天荒地提出了“第二次创业,重振老工业基地雄风”的战略目标。
凡是经历过那段发展阶段的人们,都会对这位岳省长的工作作风记忆犹新,尤其是他敢于接受社会批评与建议,心胸之开阔令人钦佩。
“新闻批评往往看问题比较尖锐,揭示矛盾深刻,正好帮助我们从深层次上认识事物,处理矛盾。所以,我喜欢借舆论之矢,射工作之的。”
在他的努力下,经过4年的运筹帷幄与统筹调配,无论是社会治安还是经济发展都堪比改头换面,国有企业开始大踏步解放思想,地方经济得以盘活,辽宁省终于在新时代浪潮中逐步迎来新生。
不过,属于岳岐峰的传奇至此远没有结束,1994年4月,已是花甲之年的他再度奉命“闯关东”,一路北上到黑龙江主持工作,再度创造地方发展佳绩。
结合岳岐峰的处世风格与他当年遭受的那次非待,他从不曾将个人恩怨放在心上,相反,他最看重的恰恰是地方民众的利益,源于如此难得的大局观,才会让他在退休之年再度委以重任,事实证明,这位心系一方水土的领导人,的确做到了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