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评论员 吴泽鹏

近日,锦龙股份(SZ000712,股价15.08元,市值135.1亿元)提出拟向控股股东东莞市新世纪科教拓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世纪公司)及其母公司东莞市弘舜劭和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弘舜公司)借款,借款总额合计不超过15亿元,年利率不超过10%,期限1年。

从财务数据来看,锦龙股份的经营状况令人担忧,该公司连续多年亏损,债台高筑,频繁向关联方借款。根据其2024年三季度报,公司负债总额已达到196.98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1.50%。

笔者认为,锦龙股份此番再向关联方借款15亿元,短期看或许能够缓解资金压力,但长期看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且向控股股东借款也有利息,高成本融资只会进一步侵蚀利润,加剧市场对其偿债能力的担忧。

一方面,锦龙股份持有中山证券67.78%股权,持有东莞证券40%股份,这是该公司业绩来源,但其此前已提出将转让上述大部分持股。笔者认为,从资本运作的角度来看,出售优质资产虽能回笼资金,短期改善现金流,但也意味着锦龙股份将失去重要分红,削弱其长期盈利能力,因此需要在资金回笼与长期盈利能力之间找到平衡,避免陷入“杀鸡取卵”的恶性循环。

另一方面,除了持股两家券商,锦龙股份上市公司母公司旗下并无具体经营业务。过去多年,其利息支出等主要便是依赖持股的分红以及大股东的财务资助。因此,若想真正摆脱债务困境,锦龙股份需从根本上改善经营状况,积极拓展业务领域,加快业务多元化转型,增强自身的造血能力。但在这方面,该公司执行力有待提高。

例如,锦龙股份去年4月就提出要与合作方成立项目公司在广东地区合作开展智算中心建设及运营业务,但一直到去年11月,公司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还称,“项目公司尚未成立”,如今也未见有新的进展披露。

当下,人工智能发展日新月异,智能计算的需求迅速增长,与其他上市公司相比,锦龙股份提出布局智算业务的时机已显滞后,在此前提下,更需要高效的执行力和资源配置。提出近一年也未见有实质推进,转型决心与行动力如何体现?笔者以为,若真想在该领域分得一杯羹,锦龙股份必须加快项目推进速度,明确项目规划和实施路径,避免错失市场机遇。

此外,公司可考虑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或进行股权融资,优化资本结构,减轻负债压力。公司还可以加强与合作伙伴的战略联盟,借助外部资源推动业务扩展,寻找新的收入增长点。

总而言之,锦龙股份若想真正走出困境,必须加快转型步伐,提升自身的造血能力,而不能长期依赖“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来维持运营。只有这样,锦龙股份才能真正站稳脚跟,摆脱当前的财务困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