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患者年仅五十岁出头就被诊断为晚期肺癌,但其实早在8个月前他本该有一个很好的治疗机会……”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陈晓阳主任在向我们讲这个病例时十分感慨。这8个月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导致他错失最后的治疗机会呢?
坚决不同意“穿刺活检”,让他错失第一次确诊机会
“患者在来我院就诊前已经辗转了几家医院,最初他是因‘干咳’这单独一个典型症状前往当地某医院就诊,据患者家属口述,第一次接受胸部CT检查,当时医生已经发现他肺部存在异常,提示存在‘占位性病变’,于是医生告诉他有肺癌的可能性,因为影像学表现不具有高度典型性,只能是疑诊。患者很快接受了支气管镜检查,但正是因为这份检查结果为疑似特殊细菌感染,当地医院按照规范化诊疗程序只能按特殊细菌感染对他进行了治疗。”
“按理说正常程序是这次治疗结束后依然要对他进行穿刺活检,当地医生也告诉了他下一步计划,但患者听信好朋友的判断,认定是单纯的‘感染’,便坚决不同意接受穿刺活检,同时他也认为穿刺活检对机体有很大损伤,最终仅只进行了一次支气管肺泡灌洗。此后在当地进行了一段时间抗感染治疗后,他的病情未见明显改善,继而转入另一家医院就诊。”
“镜检跟活检结果一定相差不大”……这个观念让他错失最后治疗机会
“在第二家医院,患者虽做出了让步,但也仅接受‘支气管镜检’,实际上医生也告诉他这种检查并非明确病因的‘金标准’,尤其对于可疑肺癌必须进行‘穿刺活检’,但患者却说,‘既然支气管镜检也能接触到气管内的组织,结果一定相差不大’。果然,这次检查结果显示为‘良性病变’。这时,患者的朋友安排他进行了第二次转院,到了当地一家规模更大的医院接受进一步的灌洗治疗。”
“正是这个固执的观念让他错失最后的确诊和治疗机会,他的镜检结果并未找到癌细胞,是‘阴性’,随后当地医院也依据良性病变及特殊细菌感染的诊断进行了相应治疗,但后续治疗效果不理想,患者病情持续恶化。最终在转至我院时接受了两次穿刺活检,结果均为‘阳性’,但这时才确诊,治疗已变得很棘手,他的肺癌已进展至晚期,并已扩散至肝脏及全身骨骼。”
固执地深信一两项“阴性”结果,不听医生建议是他犯的最大错误
“其实之前医院的医生早已告诉过他穿刺活检更准确,但当时他只愿意相信此前判断为‘感染’的报告,以及支气管镜检的‘阴性’结果。现在看来,固执地深信一两项‘阴性’结果,不听从医生的建议,这才是他犯的最大错误。”
“我们反复给患者进行宣教,做任何检查都有一定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不能仅依赖于一两项检查,一旦获得一种结果就深信不疑。但这恰好就是许多患者最大的‘通病’——他们只信他们愿意相信的结果。结果就导致了过度治疗或延误治疗。”
当难分真假时,有一个现象可以作为您的判断依据!
“有一个现象特别重要,当实在是难以一次性分辨真假,难以判断时,这个现象甚至可以作为您的判断依据,我也经常这样提醒我的患者——如果您首次治疗时就感觉基本没有效果,但又被怀疑是肺癌,面对这种情况,您可以立即停止现阶段的治疗,并立即寻求新的诊断,一定不要浪费宝贵的时间,只要身体能够耐受,一定要坚持做‘穿刺活检’。”
“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真的是类似于良性炎症的疾病,经过治疗后是不会持续毫无好转的。相反,如果您出现的是不明原因的咳嗽或咳血,即便是一些医学报告结果是‘良性病变’,只要您的症状长时间毫无改善,一定要有所警惕,可能是不好的结果。”
“用这个道理反观这位患者,他恰好就是从去年四月初以来一直都有持续干咳的症状,此后经过了数月的抗感染治疗,症状毫无好转。这时最明智的选择一定要穿刺活检,弄清楚疑诊的结果到底成立与否,再寻求进一步的治疗。”
您现在看到的是我们最新上线的日更版公众号,会每天和大家见面,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您点赞分享,把《看呼吸》推荐给身边更多有需要的朋友!
还没加入患者群的朋友,也请扫描下方二维码,私信小助手入群。我们将在群内收集大家的问题,为您采访专家,提供一对一答疑,也将为病友们提供一个交流情感,分享经验的空间。
扫码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专家简介 陈晓阳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现任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科室副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烟草病学组秘书、福建省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会长、福建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常务委员、福建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擅长治疗慢性气道疾病,从事控烟相关工作。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张彦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1
2
3
看呼吸
权威实用的
呼吸科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