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医生,救救我的孩子!” 春节期间,山东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耳鼻喉门诊接诊一名气管异物患儿。孩子仅一岁,来院时患儿躁动不安、面色紫绀、呼吸窘迫,情况非常危急!


医疗团队为患儿手术。

据了解,孩子是因家长喂食坚果时,出现了异物卡喉、呼吸困难的情况。“气管异物,需马上手术!”看着患儿的CT影像,接诊的该科副主任韩丽迅速为患儿开启绿色通道。因患儿年龄小、血管细,术前的静脉留置针难以置入,韩丽一边陪同患儿进行穿刺,同时通知麻醉科手术室做好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手术准备,通知相关医生紧急到岗。手术室里,7名医护人员围绕着1岁患儿,上演着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

患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是麻醉和手术风险极高的手术。患儿取仰卧位,吸入麻醉成功后,头悬于手术台外,由手术室护士将患儿头置于自己一侧膝盖上,全程保持患者头后仰姿势并双手固定患者头部。主刀医生用近乎跪地的姿势用小儿直达喉镜经口腔向下,置入小儿硬质支气管镜检查主气管、支气管,分次取出异物,吸除残渣。术中,医疗团队密切观察患儿血氧饱和等生命体征,随时调整手术进度,确保患儿安全。

当日深夜,正是风雪交加、寒风凛冽的时候,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听班张建新教授、孟昭进副主任、王文妍医生也冒雪从家中赶来,迅速到岗;麻醉科李春仁医生也召集听班林乐文医生为患儿保驾护航。患儿进入手术间麻醉后,手术室孙瑜护士立即就位托举患儿头部直至手术结束。在众人的不懈努力下,卡在患儿气管的一颗开心果被成功取出,苏醒后安全返回病房。

威海市立医院每到节假日都会收治气管异物、异物卡喉的患儿。医生在此提醒,气管异物多见于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严重时可导致患者窒息死亡。“家长朋友要看管好小孩,不要随意将玩具、硬币、纽扣等放在口中玩耍,尽量不要让3岁以下的孩子单独接触花生、瓜子、玉米粒、各类干果等。”医生希望家长要学习掌握海姆立克等急救方法,如不慎吸入,可紧急处理后立即到正规医院就诊。

张敏 文/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