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静安区小学生爱心寒托班于2月11日结束。静安区共开办15个爱心寒托班教学点,覆盖全区14个街镇,惠及小学生500余人次。其间,团区委为各办班点配送活动207余场,20余家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区域化团建单位、社会组织等优质资源“组团式”提供服务,努力让学生们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
多元活动助发展
各街镇的爱心寒托班都开展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活动。
宝山路街道开展“领巾致敬工运史,先驱光辉耀我心”湖州会馆绘画活动,激发学生们对这段波澜壮阔历史的浓厚兴趣。曹家渡街道开展“我们用什么保家卫国”活动,以生动的历史故事培养同学们的爱国情怀;“小小宇航员”活动通过同学们的动手实践,提升科学素养,激发对宇宙的探索欲。
彭浦新村街道开设沪语课堂,同学们通过故事、儿歌和互动游戏学习地道上海方言。芷江西路街道开展配音体验,与上海师范大学“红音润心”公益教学团队的志愿者们联动,欣赏红色音乐,开展声音模仿秀、红色配音等活动,引导同学们传承红色文化。静安寺街道以春节为主题,同学们通过制作创意画“鞭炮声声”,感受春节的喜庆氛围。
静安青年红色宣讲
“JA37民星讲师团”来自静安各行各业,由医生、教师、“两企三新”代表、基层典型人物等组成。这群活力青年,积极参与到各点位活动组织中,为学生们带来红色思政、社会治理、趣味科普等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活动。
“理想轻骑兵”小队队长徐亮是上海幻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他创作的《马克思漫漫说》是上海市优秀科普作品。在临汾路街道爱心寒托班,他通过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动漫互动形式,以青言青语阐释党的创新理论,积极传承“静安青年红”的精神力量。
在共和新路街道爱心寒托班,由四位医护人员组成的“健康智汇团”,为学生们带来健康讲座,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激发“科技的梦想”
“人工智能是什么?”“我们身边有哪些人工智能方面的应用?”“人工智能为什么可以帮我们画画?”……一个个关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问题,让学生们兴趣高涨。
寒托班期间,团区委携手区域化团建单位、华建集团上海院数智研发中心和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配送人工智能主题活动,通过生动有趣的互动方式,让学生们接触人工智能设计软件,了解当下人工智能常用技术,学习人工智能基本概念,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智能家居、自动驾驶、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基本应用,激发他们对科技的探索热情,让很多孩子的心中萌发出“科技的梦想”。
多方合力保驾护航
静安公安分局青年化身“安全守护者”,走进辖区内15个爱心寒托班点位,开展全方位安全检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全力护航寒托班的安全平稳运行。青年民警还带来生动有趣的安全主题教育课,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了安全知识。
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区市场监管局对爱心寒托班组织开展全面“体检”,守护小朋友们用餐安全。青年干部成为志愿者,向学生们科普食品、药品、特种设备、质量安全等方面知识。区市场监管局团委还联合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团委,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宣讲活动。
志愿者们倾情守护
爱心寒托班离不开志愿者们的倾情奉献和守护。
来自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的志愿者韩烨星,他在天目西路街道爱心寒托班开展“沪滇明信片传递”主题活动,学生们与云南的留守儿童们在云端相遇,用真挚的文字传递友谊。在石门二路街道爱心寒托班,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志愿者们开展了“寻音计划”音乐活动,活动涵盖中国传统音乐和新年音乐赏析,通过系统的音乐教育,培养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扎实的音乐素养。
志愿者丁昕彤、丁昕瑶是一对双胞胎姐妹,姐妹俩一同报名北站街道爱心寒托班,她们积极宣传优秀传统文化,为同学们讲述年兽的故事,激发了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来自彭铺镇爱心寒托班的志愿者王米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为孩子们带来了“趣味甲骨文”“《山海经》奇遇”等活动。在南京西路街道爱心寒托班,上海师范大学的马培钧为学生们签到签退、分发午餐、辅导作业,令他深刻体会到了责任与奉献的意义。
开展“爱心云托班”服务
记者获悉,针对静安区域内有助学需求的困境青少年,线上线下双线并行,持续做好“爱心云托班”服务。联动高校志愿服务力量,招募大学生志愿者,通过网络教学和兴趣课堂相结合的方式,以“一人一策”的方案为193名困境青少年开展了共计476人次,891课时的一对一课程辅导。
各个办班点的结业仪式也精彩纷呈,江宁路街道爱心寒托班和大宁路街道爱心寒托班为每位同学颁发了结业证书。同学、老师和志愿者们准备了精彩表演,为这段快乐又有意义的寒假时光画上了圆满的句点。
记者:黄竞竞
编辑:路景斓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