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丰田中国发布消息称,丰田决定在上海市金山区成立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的研发·生产公司,计划于2027年投产。这家以“进口光环”和“匠心品质”著称的日系豪华品牌,在经历销量下滑、电动化滞后、质量问题频发等多重危机后,不得不通过投资建厂的方式试图挽回中国市场的颓势。


这一看似积极的战略调整背后,却折射出传统豪华品牌在新时代下的集体困境——从质量神话的崩塌到电动化转型的迟缓,雷克萨斯的国产化更像是一场被迫的“自救”,而非主动的革新。

雷克萨斯曾以“开不坏”的可靠性闻名,其“十年不漏氟”的营销话术一度成为品牌溢价的核心。然而,近年来频繁的召回事件和质量问题,彻底颠覆了这一形象。2024年2月,雷克萨斯就因车辆排气歧管支架与发动机的组装作业不当,导致固定螺栓未能按照正确扭矩拧紧。车辆行驶中该螺栓可能松动,造成排气歧管异常振动,召回了超过10万辆雷克萨斯ES参数图片)200汽车。


同年7月,雷克萨斯又因“漏油起火风险”大规模召回多款车型,涉及动力电池和燃油系统缺陷,引发消费者对其“匠人精神”的质疑。2024年六月下旬,雷克萨斯也曾针对全景监控系统或倒车影像系统的摄像头进水问题发起过一次召回,涉及的车型包括雷克萨斯RX、NX、UX、LS、ES、RZ等等,还包括部分进口丰田皇冠SportCross,共计召回车辆数量达到53082辆。虽然问题的严重性远不如“漏油起火风险”问题的召回,但影响范围同样很广。


如果说质量危机是雷克萨斯的“外伤”,电动化转型的滞后则是其致命的“内伤”。早在2022年,雷克萨斯的电动化率还不足3%,远低于奔驰(19%)和宝马(15%)。2024年,中国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0%,而雷克萨斯唯一在售的纯电车型RZ系列续航仅450公里,被车主自嘲为“古董车”,与同期国产车型普遍600公里以上的续航形成鲜明对比。


更令人担忧的是其技术路线的混乱。雷克萨斯曾高调宣传固态电池技术,声称充电10分钟可行驶1200公里,但量产时间从2025年一再推迟至2027年,完美错过中国市场的技术爆发期。与此同时,其智能化短板暴露无遗:车机系统依赖与华为的合作勉强支撑,自动驾驶技术落后新势力两代以上。当蔚来、理想实现智能系统“周更升级”时,雷克萨斯还在用“空调制冷快”作为卖点,这种反差被网友调侃为“在智能时代贩卖功能机”。


国产化本应是雷克萨斯重拾竞争力的机会,但中国市场的残酷性远超其预期。2025年,特斯拉Model Y价格下探至25万元,蔚来ET5卷到30万元区间,而雷克萨斯国产电动车的预计售价(28-32万元)毫无优势。更致命的是,其技术合作模式暴露短板:电池依赖宁德时代,芯片采购地平线,智能系统求援华为,自身仅提供“车标”。这种“富士康代工苹果”的模式,在缺乏核心技术护城河的情况下,注定难以突围。


主编点评

雷克萨斯的国产化,本质是传统豪强对时代剧变的被动回应。然而,中国市场不会再给雷克萨斯第二次机会。当消费者用“蔚小理”的标准重新定义豪华时,情怀无法二次充值。若不能彻底颠覆品牌定位、加速技术迭代并重塑用户体验,这场豪赌或将重蹈讴歌退华的覆辙,成为日系豪华时代落幕的注脚。

我们在这等你:

今日头条/汽车头条/一点资讯

大鱼号/搜狐号/网易号

抖音/微博/车家号/百家号/bilibili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