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以下简称华西医院)地处成都市核心区,是我国西部疑难危急重症诊疗的国家级中心,单日门诊及急症总量近2万人,交通吸附效应较强,医院周边道路常发拥堵。从2月19日起,交管部门将对华西医院周边道路交通组织进行调整。

华西医院周边交通现状如何?此次调整最大的变化是什么?调整的策略是如何制定的?2月12日,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采访了交管部门相关负责人。

华西之堵

6年前“手术”之后

新的拥堵又再次出现

12日上午9点40分,记者来到了电信路,此时路上的车流量仍非常大,排起了长龙。位于电信路的华西医院停车场入口已关闭,执勤交警正引导车辆前往公行道的停车场停车。与此同时,黉门后街、公行道等道路的车流量也很大。


针对华西医院周边道路的拥堵,在2019年5月,交管部门就进行过一次大手术。采取了设置就医专用道、调整医院出入口、盘活停车资源、促进公交优先等措施,交通拥堵得到一定缓解。

随着我市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网约车、共享单车等新兴业态发展,就医方式呈现多样化,现状交通组织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交通需求。根据成都治堵工作的要求,成都交警全面摸排华西医院片区业态分布、路网结构、公共交通、停车供给等基础情况,走访华西医院、周边社区了解诉求,征求意见,最终制定了“分区到达、分点上下”的交通组织优化方案。

分区到达

有效分离私家车与网约车、出租车

通过功能分区缓堵

在本次对华西医院的交通组织调整中,有一条举措是之前从未见过的,那就是工作日的7:30至18:00时段,电信路(公行道至黉门后街)禁止机动车通行,可以将其理解这一段变成了步行街。


为何要如此调整?将起到什么作用?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秩序处优化科民警陈峥峥告诉记者,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解决车流和人流在华西医院门口的交织冲突,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通过禁止机动车通行,实现华西医院周边道路南北两个功能区的分区,达到缓堵的目的。


陈峥峥进一步解释说,在电信路(公行道至黉门后街)禁止机动车通行后,南半区将是华西医院、公行道的停车场,功能主要是服务于开私家车来看病的群众;而北半区则没有停车场,主要方便乘坐网约车、出租车前来看病的群众。根据前期统计,在工作日来医院就医的患者中,有42%是乘坐网约车、出租车前来的。通过南北的功能分区,将私家车和网约车、出租车进行有效分离,精准到达,缓解道路拥堵。

分点上下

黉门后街下车国学巷上车

解决上下客、等客致堵

除了车流量巨大,记者在实地探访中发现,网约车、租住车上下客、等客也是导致拥堵的原因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从2月19日起,将实行“分点上下”的方案。

华西医院北侧的黉门街为出租车、网约车的主要下客区,国学巷为主要的上客点。为了方便出租车网约车快速到达、驶离华西医院,黉门后街调整为机动车由西向东单向通行,乘车可直接到达华西医院黉门后街大门下车,离开华西医院可按照现场标志指示引导,步行30米前往国学巷乘车离开。


“大家可以这样记,黉门后街下车,国学巷上车。”陈峥峥说,交管局已经联合相关部门,对部分网约车、出租车驾驶进行了宣传,让他们提前知晓点位,熟悉路线,到时候方便乘客上下车。

交管部门提醒,建议广大就医群众优先选择绿色交通出行方式,可根据自身位置,选择合适的公交线路直接到达,也可通过地铁到达1号线华西坝站后,乘坐公交车到达医院。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图片/ 何良

原标题:治堵华西医院,电信路在这个时段变“步行街”!交警详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