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乘联会正式公布了1月份国内乘用车零售数据,其中1月全国狭义乘用车零售179.4万辆,同比下降12.1%,环比下降31.9%。据悉,1月零售处于历史低位,环比降幅31.9%也是仅次于2023年1月的41%降幅。

而行业整体销量下滑幅度较大,主要是由于春节较早,很多消费者提早在2024年末完成春节前的置换购车计划,再加上1月的有效销售时间少4天以上,因此出现零售负增长是符合预期的。

在1月份自主品牌零售109万辆,同比下降2%,环比下降33%。当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61%,同比增长5.9个百分点。其中吉利、比亚迪、奇瑞等车企依然保持较高的市场份额。



而从1月份各大汽车厂商的销量排名情况来看,吉利汽车以24.0万辆的成绩,成功超越比亚迪,夺得了1月份国内汽车厂商零售销量冠军的位置,并且同比大涨了28.2%,这也是销量排名前十车企中增幅最大的。



而吉利之所以能够超越比亚迪,跟其新能源和燃油车双线共进的策略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新能源爆款车型的持续打造,星愿、银河E5参数图片)等车型上市即热销,使其销量得到迅速提升。同时多款燃油车型凭借出色的实力,也在不同的细分市场保持优势。



而在1月份比亚迪的零售销量达到了20.0万辆,同比下滑了3.2%,失去了以往领先的优势。不过在批发销量上,比亚迪以29.6万辆的成绩依然保持在第一位。而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比亚迪汽车以371.8万辆的销量蝉联榜首,同比增长37.4%,市场份额高达16.2%。春节假期刚过,比亚迪再度发力,召开了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一口气推出了21款搭载高阶智驾的新车,10万元以上车型更是全系标配“天神之眼”高阶智驾,可以说再度引领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的风向标。



而一汽-大众在1月份位居销量榜的第三位,销量达到了13.7万辆,同比下滑了15.4%,依然在合资品牌中占据一定的优势。在稳住燃油车市场基盘的情况下,一汽-大众也开始加速新能源技术的突破,其在2025年的市场表现依然值得关注。



此外,长安汽车位居第四位,销量为12.2万辆,同比下滑了37.3%。如今长安汽车不仅加大力度布局新能源产品,也开始重点布局智能化领域。在2月9日,长安汽车正式发布了“北斗天枢2.0”计划,表示今年起将不再开发非智能化新产品,未来3年将推出35款数智新汽车。此外接下来长安汽车与东风汽车的战略重组,同样是一大看点。



而奇瑞汽车在1月份的零售量达到了11.9万辆,同比增长了12.2%,位居第五位,并且继续保持了较高的增速。在今年奇瑞汽车同样将发力新能源市场,并且海外市场依然是其销量提升的重要支撑。

此外,排名第六到第十位的分别为上汽大众、广汽丰田、一汽丰田、上汽通用五菱以及华晨宝马,而这几家车企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同比下滑。而以往表现不俗的日系品牌,东风日产、广汽本田以及东风本田均未出现在前十的行列。

写下最后

进入到2025年,国内车市的竞争也愈加激烈,并且竞争的形式已经从价格战,开始向智驾战升级,这也对各大车企的技术研发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如果不能跟上竞争的脚步,那不可避免的将会被淘汰出局。

(本文由文武车道新媒体工作室原创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文武车道,本文作者:和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部分图文源自网络,如有错误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