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書按: 在元宵节这个“春节闭幕式”之后,我们将正式迎来充满未知的新一年。在技术突破层出不穷,群情振奋舆论裹挟的年份,我们都需要有一块“精神自留地”,作为时代洪流之下安身立命、坚守自我的所在,而图书可能是为数不多的选项之一。

当“AI创作”真假难辨,“文化爆款”全面刷屏,或许唯有在书中才能找到一份踏实和静定。因此,我们希望这份小小的书单,能为你的2025年编织一张心灵防护网,对未来的日子多一分期待。

根据往年的统计结果,这份书单中大概率只有一半能够成功出版。然而,正是这份“不确定”,显形出了每本书背后努力的身影。当你拿起一本新书,请记住你并不是孤身一人,做书人的思虑与体温你与同在,那些看不见的“共读者”也与你同在。

相比于备受关注的名家新作,我们更希望推荐那些能够扩展视野的新书——历史与文学交织的日常系推理(《北村薰圆紫与我系列》),给游戏玩家的女性主义指南(《像女性主义者一样玩游戏》),一种全新的文学研究方法(《远读》),对宠物之爱的严肃反思(《爱为何使生物灭绝?》),来自阿富汗女性的真实声音(《一个阿富汗女人的来信》),“AI创作神话”的祛魅之书(《机器如何学会写作》)……

这些点滴突破可能很难汇成出版“潜流”,但年复一年的寸进之功,却悄然改变着图书市场的面貌。比如,正是一位位编辑在前路上的开拓耕耘,今年女性主义出版才延伸到了游戏、偶像产业、“老登文学”等细分领域。

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们你今年最期待的新书,每多一位读者关注许愿,这些作品出版的希望或许就能更大一分。


01

鹅之书


(书封待定,图为外版封面)

作者:[美]李翊云

出品方:群岛图书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译者:张芸

预计出版时间:2025-8

《鹅之书》是一部宏伟而迷人的故事,从战后的乡村到巴黎,从一所英国寄宿学校,到一个女人可以远离过去生活的宾夕法尼亚宁静家园,这部作品由著名作家李翊云创作,讲述了一段令人不安的亲密与痴迷、剥削与意志力的故事。

法比安已经去世。她儿时的挚友阿涅丝在美国得知了这一消息,远离了她们共同成长的法国乡村——那个法比安十年前帮助阿涅丝逃离的地方。如今,阿涅丝终于可以自由地讲述她的故事。

在一个饱受战争摧残的偏僻小镇上,她们曾构建了一个只属于彼此的隐秘世界,直到法比安策划了一个改变一切的计划,将阿涅丝推向了一条充满名声、财富与巨大损失的史诗般旅程。

02

格外的活法


作者: [日] 吉井忍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出品方: 新经典文化
出版年: 2025-2

在极致追求效率的社会,总会有人站在时代前列,发挥先锋模范的作用,写出激发人心的励志故事。但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一种人,她/他会让你叹赏:对于自己的人生,竟可以做出这样的选择。

作家吉井忍走入日本的大街小巷,历时七年,采访各行各业的普通人,探访12种主流秩序外的格外活法。

有人早上起床在东京街头回收垃圾,晚上在剧场讲段子引得众人发笑,“世上没有所谓的垃圾,但一旦扔掉,它就变成垃圾了。”

有人离开日本面积最大的书店,在南方小岛开了家日本面积最小的旧书店,发现“一旦离开公司职员身份,我真的就一个人了”。

有人19年盖一栋楼,从自己动手浇灌混凝土开始,在只鼓励人成为“消费者”的社会当一个“创造者”……

这些人可能是你的邻居,或商店街角落中一家小店的店主,面对日常无数的琐碎和烦躁,她/他们不着急寻找答案,而是选择接受状态模糊的自己,以现有的能力面对不确定性,留给自己自由思考的空间——面向人生,继续提问,继续追问。

03

你为什么不离开我的生活?


作者: [美] 薇薇安·戈尔尼克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品方: 后浪 / 后浪文学
原作名: Fierce Attachments: A Memoir
译者: 蒋慧
出版年: 2025-2

今年我四十五岁,我母亲七十七岁。她丧偶,我离异。我们并不相亲相爱,常常冲对方发火,但我们还是会一起散步。

如果她在唇枪舌剑中说:“好吧,这就是你得到的母亲,也许换一个会好一点,可是太糟糕了,你的母亲就是眼前这一位。”而我点点头:“你可以再说一遍。”我们就会一起哈哈大笑。似乎我俩谁也不希望在对话中比对方持有更久的敌意。

我们是如此习惯于将彼此视作两个女人,有着相似的局限,运气不好,能力欠佳。

我们都不知道需要怎样约束自己,才能过上理想而正常的女性生活。事实上,我们终其一生,谁也没能过上这样的生活。

04

我们扭曲的英雄


(图为原版封面)

作者: 李文烈
出品方: 大鱼读品

韩秉泰转学到乡下,他本来怀着汉城小孩的优越感,以为自己一定可以成为班上同学的领袖,结果却发现班上有个「老大」严锡大,不但班上同学会倒水给他喝、奉上食物和玩具,连导师都默许严锡大在班上建立的权威,因为这个建立在拳头和威胁的王国比任何其他班都要遵守秩序,整洁而完美。

但是韩秉泰不想屈服,在他幼小的心灵里,这是一场对抗。他决定要抓住严锡大的小辫子,推翻他不合理的「统治」。但是他不知道自己在对抗里,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这是韩国最受欢迎的作家李文烈所写的寓言故事,藉着小学生的权力斗争,巧妙地反映出人类社会中权力变幻的无常,呈现人平凡的一生中,许多令人心痛的人际权力关系,和不完美的社会结构和制度,以及这一切背后幽微难辨的人心。

05

一个阿富汗女人的来信


作者:哈迪亚·海达里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文艺社

出版时间:2025-06

2024年9月,正面连接公众号发布的一篇名为“一个阿富汗女人的来信”的文章让中国人看到了阿富汗的现状,这里的女人不能工作,不能上学,不能看病,甚至不能出门。作者海达里原本在阿富汗政府工作,塔利班掌权后,她经历了失业、被禁止写作、被禁止出门等困境,在权力一步步被剥夺后,她想要将阿富汗女性的故事写下来,让更多的人看到。本书包含 18 篇短篇小说,以不同的人物和故事,展示阿富汗女性的生活状况,反映了不同年龄段的阿富汗女性面对的不同困境与心态。这是一本真正的中东文学,一本来自阿富汗的女作家写出的作品,她生于阿富汗,长于阿富汗,如今要逃离阿富汗,生活磨难不断,她们无法冲破枷锁,只想被外面的人看到。

06

《源氏物语》的美学世界


作者: [美] 梅丽莎·麦考密克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品方: 甲骨文
原作名: The Tale of Genji:A Visual Companion
译者: 顾珊珊
出版年: 2025-1

《源氏物语》是诞生于十一世纪的日本文学瑰宝,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对后世日本的艺术、文化和社会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1510年《源氏物语画帖》是世界上已知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源氏物语绘画和书法作品集,由大内氏家臣陶氏家族定制,三条西实隆与玄清协调组织,六位贵族书法家献笔,土佐光信及其领导的绘所绘制而成。这部书画集不仅反映了中世日本统治阶层(包括贵族和武士)对《源氏物语》文化内涵的阐释,也体现了以土佐光信为代表的中世绘画艺术家对传统宫廷艺术的继承与绘画技法的创新。

钻研日本美术文化的哈佛大学教授梅丽莎·麦考密克充分研究了现藏于哈佛艺术博物馆的这部书画集,首次将其全貌呈现于世人眼前,并结合《源氏物语》的文本和中世日本美术传统,为每帖书画作品配上精辟分析,让读者能够进入一个立体而丰富的《源氏物语》美学世界。

07

万岁:家园


(封面暂定)

作者: 昔酒
出品方: 明室Lucida

作为“万岁”系列的第一卷,故事发生在一个虚构的小国,以多重视角讨论家园的定义,描绘人们是如何追寻自己独有的家园。

300余幅纸上绘画,极具表现力的画面和极致的纸上阅读体验,让现实和幻想无尽交织。

全新“叙事相册”形式,文字和图像互为答案。既是叙述,又是游戏。

08

我的二十世纪:李欧梵回忆录


(图为原版封面)

作者:李欧梵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是哈佛毕业、常春藤大学执教、研究和写作都开风气之先的“名教授李欧梵”,也是在逃难中差点被父亲抛弃的“欧儿”、被台大外文系西式作派吓坏的乡下“土包子”,是在芝加哥苦读却不得其门而入的穷学生,也是在感情上遭受打击、被女友认为不够成熟的幼稚小子,是在普林斯顿拿不到终身教职的年轻教师,也是常做噩梦,梦到无人选他的课、讲课讲得一塌糊涂的退休教授……朴素地面对自我,诚恳地书写生命,为20世纪留下一部参与者的备忘,为21世纪留下一部旁观者的游记。

09

机器人如何学会写作


(图为原版封面)

作者:丹尼斯·易·泰南

译者:耿弘明

出品方:象形文字工作室

预计出版时间:2025年3月

《机器人如何学会写作》揭示了现代机器智能背后的隐秘历史,带领读者穿越从中世纪阿拉伯哲学到普适语言的构想,从好莱坞流水线式的故事工厂到依赖俄罗斯民间故事训练的导弹防御系统,探讨文学与计算机科学共享的演化路径。

作者用生动而富有洞见的笔触,剖析了技术与智慧的本质——那些看似具备“自我意识”的智能工具,实则是人类协作的结晶。每个文字处理器中的拼写检查和语法纠错功能,都代表着跨越数百年的人类共同努力。作者指出,工具的智能化并不意味着它们拥有了生命,更不应剥夺我们对创作过程的主动权。从字典到语法书,智能工具的演变始终伴随人类思考与表达的历史。AI技术的崛起并非神话,而是一段劳动史的延续,体现了作家与工程师之间的深度协作。

10

巴黎评论·出版人访谈


作者: 美国《巴黎评论》编辑部 编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品方: 99读书人
译者: 彭伦
出版年: 2025-3-15

《巴黎评论》(The Paris Review),美国老牌文学季刊,1953年由美国作家乔治·普林顿、彼得·马修森等人创刊于法国巴黎,后编辑部迁回美国纽约,并持续出版至今。自创刊之日起,六十多年来,《巴黎评论》一直坚持刊发世界顶级的短篇小说和诗歌,并成功发掘推介了众多文学新人,著名作家如诺曼·梅勒、菲利普·罗斯等人的写作生涯正是从这里起步。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聚焦伟大作家们的幕后推手,“出版的艺术”“编辑的艺术”子单元访谈首次结集出版。7位著名出版人为您详解出版/编辑的艺术,呈现近一百年来英语世界文学出版业的整体景观和丰富细节。

一份关于文学黄金年代的珍贵记录:出版人的访谈范围不止于出版理想,也谈论现实生意,不止于出版从业经历,也谈论那些与他们结下不解之缘的作家——埃兹拉·庞德、迪伦·托马斯、格特鲁德·斯泰因、肯尼斯·雷克思罗斯、亨利·米勒、萨缪尔·贝克特、T.S.艾略特、J.D.塞林格、杰克·凯鲁亚克、雷蒙德·卡佛……

11

北村薰日常推理代表作


作者:[日]北村薰

出品方:轻读文库

预计出版时间:2025年2月

一名喜爱落语的女大学生“我”,无意间透过学校老师结识了她最喜欢的落语家春樱亭圆紫。圆紫在某次餐叙上解开困扰了老师数十年的神秘体验之后,便与“我”成了忘年之交。后来,“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小小谜团,也都通过圆紫明快的推理才华,一一破解。从《空中飞马》到《太宰治的词典》,“我”从大一新生到进入社会,整个系列有个谜团之外的主轴——“人”的成长轨迹,让读者见到主角个性的转变。

12

卡夫卡传:领悟之年


作者:[德]莱纳·施塔赫

译者:黄雪媛 程卫平

出品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文学纪念碑

这是弗朗茨·卡夫卡权威传记的末卷,讲述了卡夫卡在1916-1924年即人生最后9年的经历。在那些年,卡夫卡遭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及经济危机带来的创伤,他以敏锐的洞察力见证了战争及其余波给亲友和故乡带来的苦难和损失。他接连染上恶疾,但仍创作出《乡村医生》《饥饿艺术家》《城堡》等重要作品。他与菲莉丝、沃里泽克、密伦娜、迪亚曼特的爱情贯穿人生最后几年。施塔赫在这一卷延续前两卷全景电影式叙事手法,基于最新的一手文献,逐月逐日精细还原了卡夫卡的生活,并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中解读了卡夫卡及其笔下人物的生存困境。

13

以童谣为光:细读金子美铃

(封面待定)

作者:阿尔麦丽·纳海德

出品方:乐府文化

“美铃作品是日本人初次得见、可供三代共读的文学吧。从幼童至百岁老人,读者的人生观、宇宙观、宗教观越深,越能无限深入地、开阔地阅读,是文学的宇宙。”本书是由叙利亚年轻学者阿尔麦丽·纳海德撰写的一部关于19世纪20年代日本童谣诗人金子美铃生平与作品的评述性专著。作者多年在日本专研金子美铃,对日本童谣文学的发展历史以及西条八十、北原白秋等童谣作家对金子美铃的影响,有着深刻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金子美铃的人生经历、作品轨迹做出了全新的解读。

14

女人与海


(图为原版封面)

作者:[美]格伦·斯托特

出品方:春潮Nov+

预计出版时间:2025年·秋

游过英吉利海峡,只是因为我想要。

1926年,一个男尊女卑的保守年代,女性大多只能在家相夫教子,在大多数人眼中,女性不应该抛头露面、更不适合体育竞技。21岁的特鲁迪·埃德尔以破纪录的14小时31分钟,完成了横渡34公里英吉利海峡的挑战——在此之前,只有5位男性完成过这项挑战。而特鲁迪不仅是首位完成横渡挑战的女性,还比男性的最好成绩快了2个多小时。

这不仅是一部关于特鲁迪·埃德尔的传记,更是一部关于性别运动、女性运动历史和社会变革的宏大叙事。通过详尽的历史背景和生动的叙述,作者向读者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和一位女性的非凡勇气。

女人的一生不是轨道,而是星辰大海。

15

高空女子:性别、劳工与现代韩国


(图为原版封面)

作者:[美]南和淑

译者:任致均

出品方:也人

一部全景呈现20世纪以来韩国女性劳动者争取自身权利的历史著作。美国华盛顿大学历史系和杰克逊国际研究学院名誉教授南和淑通过劳工与性别视角,以细密的研究和丰富的叙事,试图理解女性产业工人在韩国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重新挖掘女性劳动者在现代韩国社会形成过程中的历史意义和价值。本书荣获2022年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奖”、2023年美国亚洲学会“詹姆斯·帕莱斯奖”,是近年来韩国研究领域中一部值得关注的佳作。

16

像女性主义者一样玩游戏


(图为原版封面)

作者:[美]希拉·切斯

译者:刘梦霏

出品方:明室

颠覆以男性为中心的电子游戏世界,创造女性自己的游戏圈!

为什么“像女孩一样玩”这句话总是包含着轻视与贬低?女性玩家如何应对充满性别偏见的游戏世界?

重新思考女性主义者的行动方式,为游戏提供了全新的可能。让游戏成为打破成规、女性赋权的有力武器!

17

谁在害怕性别


(图为原版封面)

作者:[美]朱迪斯·巴特勒

译者:刁俊春

出品方:浦睿文化

预计出版时间:2025年3月

美国著名女性主义思想家朱迪斯·巴特勒2025年的最新力作,也是她首部面向公众的非学术作品,考察了当今世界的性别现状,以及各国官方和民间对性别理论的反应。

18

极北森林


作者: [英] 本·罗伦斯
出版社: 海峡书局
出品方: 未读·自然写作 / 未读
副标题: 移动的林木线
译者: 王晨
出版年: 2025-2

“林木线”是生态学、环境学及地理学中的概念。它显示了树的生长极限。

在过去五十年里,全球北方森林一直在向北迁移。英国知名非虚构作家本 · 罗伦斯在 2018到2020年间,穿越加拿大、西伯利亚、挪威、格陵兰岛和阿拉斯加,具体追踪了六种能够经受高纬度严寒的树种。他还与生态学家和博物学家交谈,拜访当地居民,观察树木,讨论巨大的环境变化。

这是一次充满惊奇和敬畏的旅程。本书结合报告文学与最新的科学研究,讲述了即将消失的最后一片森林,以及它对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未来意味着什么。

19

陌生的女孩

(封面待定)

主编:顾适

出品方:可以文化

预计出版时间:2025年10月

女性主义科幻故事集的原创篇,由国内知名女性科幻作家顾适担任主编,收入近年来中国科幻文学中崛起的新锐女性作家的精彩短篇小说,以女性主义的视角重新审视了科技、社会与人性的交汇。从科技对家庭关系的冲击,到女性身体自主性的思辨,从多元身份的可能性到对权力结构的解构,她们在书写中不仅拓展了科幻的边界,也为女性主义提供了新的表达方式。

20

休息的男人


(图为原版封面)

作者:[加拿大]安妮·卡森

译者:包慧怡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品方:新行思

卡森的一部重要诗集,作者在书中重新塑造了俄狄浦斯、艾米莉·狄金森和奥杜邦等不同的人物形象,设置了惊人的并置:拉撒路在录像带中,弗吉尼亚·伍尔夫和修昔底德在讨论战争,爱德华·霍珀的画作被圣奥古斯丁照亮,充分展现了作者宁静、敏锐的灵性以及无畏的机智和感性。

21

中文计算机


(图为原版封面)

作者:[美] 墨磊宁

预计出版时间:2025年6月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中文打字机:一个世纪的汉字突围史》的续作。

汉字作为一种非常独特的文字书写系统,是中文不同于字母文字的核心,并天然地与服务于后者的技术手段格格不入。进入现代以来,取消汉字、中文全盘字母化的声音从未停止,我们在如今的信息技术时代依然能够使用汉字,可以称得上一个奇迹。如果说在打字机时代,许多工程方面的才智之士解决了如何将数量无比庞大的汉字搬上键盘的难题,完成了上半个奇迹,本书讲述的就是这个奇迹的下半部分了。

目前有十数亿人在计算机在上使用汉字,这是如何做到的?我们如今所熟知的种种输入法是如何诞生的?它们运用了怎样的技术逻辑?背后又有怎样波澜诡谲的历史故事?

《中文计算机》追溯了诞生于二战后的汉字数字化技术,及其发展至今的历程。借助作者提供的技术语言学视角,我们得以重新审视汉字,这种中国人似乎再熟悉不过的古老文字的顽强生命力与尚未被完全发掘的魅力。这是一部数字时代的汉字史,也是中文计算机发展史的一个重要侧面。

22

西塔:一个东北街区中的空间、国家与日常

(封面待定)

作者:宋念申

出品方:世纪文景

预计出版时间:2025

一处微小社会空间将近四个世纪的变迁,如何参与东亚近现代史上宏大主题的制造与呈现。

23

另类牛奶:再造中国豆浆


(图为原版封面)

作者:[美]傅家倩

译者:赵婧旸

出品方:密涅瓦

中国的饮食从来不只是 “吃什么”这一简单的问题, 还包含着对食物成分 和语义进行控制的愿望。

在二十世纪初,中国被污名化为“饥荒之地”。与此同时,在欧美,科学家和实业家们将大豆视为一种奇迹植物,认为它能够助力现代经济的构建与健康国家的建设。大豆富含蛋白质,且在中国本土广泛种植,是中国人的常见食物,而豆浆则正待以现代方式重新定义。科学的豆浆成为了中国自主国家成长与发展的象征,它与牛奶的竞争也折射出中国与全球现代化及帝国主义之间的复杂关系。

《另一种牛奶》一书探索了导致中国饮食被认为营养不足的奇特历史轨迹,以及豆浆如何成为保障大众粮食安全的关键。傅家琛深入研究了饮食、健康与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揭示了中国营养科学形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多重力量。

24

爱为何使生物灭绝?


(图为原版封面)

作者:[加拿大] 彼得·克里斯蒂

译者:林洁盈

预计出版时间:2025年3月

出品方:雅众文化

我们爱我们的宠物。狗、猫、鸟、爬行动物等物种已成为许多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宠物业正在加剧全球野生动物保护危机,而宠物主人往往对此毫不知情。本书共10章,采用蒙太奇式的手法,每一章都带领读者亲历一个宠物议题的事件现场,克里斯蒂借此为我们揭秘了宠物产业背后对地球生态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宠物饲主在这其中遭遇的两难困境。

25

选择的权利:推翻罗诉韦德案


(图为原版封面)

作者:(美)乔舒亚·普拉格

译者:温华 于泳波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自1970年代以来,以堕胎权为核心的围绕女性生育权、胎儿生命权、隐私权等问题的争论屡屡搅动美国社会,引发线上线下的大规模关注。The Family Roe: An American Story 便是对五十年来美国社会堕胎战争的史诗般记录,也是对现代美国最具争议的里程碑案件罗诉韦德案的全方位追踪调查。本书围绕罗案的原告诺玛·麦考维(化名简·罗),对此案及其当事人展开近十年的追踪调查,完整展现了诺玛的一生,在性别、宗教、阶级、党派的交织推动下,罗的一生讲述了美国近五十年来围绕生育权所发生的政治和社会道德变化。

普拉格以侦探小说般的形式详细描写了罗的生活,从她在达拉斯做性工作者到她对家庭和生育的想法、她与女权主义者和基督教领袖的交往以及她放弃抚养的三个女儿。普拉格找到了这些女性,包括出生于诉讼期间的那个孩子。书中有很多这样的揭露,不仅关于诺玛和她的孩子们,还有与这个案子有关的更广泛的“家族”。包括活动家和旁观者:最初提起诉讼的女权主义律师琳达·科菲;曾是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者的柯蒂斯·博伊德,如今成为妊娠晚期堕胎的支持者;哈佛医学院第一位黑人女毕业生米尔德里德·杰斐逊,后来却成为拒绝生育的反堕胎领袖……

26

远读


作者:弗朗哥·莫莱蒂

译者:丁雄飞

出品方:中信大方

预计出版时间:2025年6月

本世纪文学批评的主流是精读,它侧重于深入理解文本深层意义,从而通过文本的中心主题和分析情节发展得出全面的结论。在这个意义上,精读涉及分析个人、事件和思想的发展和互动,以及文本的结构、风格和论证模式。2000年后,意大利文学史学家、理论家弗朗哥·莫莱蒂(Franco Moretti)振聋发聩地提出“远读”的概念,为文学学科提供了新的方法论:“远读”概念旨在与文本拉开距离,通过大数据分析来解释文学史的规律,理解整个文学体系。

因“提出大胆而不同寻常的文学研究方法”,《远读》荣获2013年美国“全国图书评论界批评奖”。

27

正义与现实:像律师一样思考

(封面待定)

作者:詹青云

出品方:理想国

为读者提供法律基本知识之余,更提供了一种受用终身的法律思维方式。

28

沉默:所有问题之源


(图为原版封面)

作者:[美] 丽贝卡·索尔尼特

译者:付裕

出品方:雅众文化

预计出版时间:2025年4月

继《爱说教的男人》之后,索尔尼特就拒绝沉默的女性、厌女所致的暴力、文学作品中脆弱的男性气质、性别二元论、强奸笑话等问题发表了评论。本书描述了当今女性的现状,既庆祝了我们现阶段的胜利,也希冀更大的进步。

29

战斗美少女的精神分析


(图为原版封面)

作者:[日]斋藤环

译者:Homura

出品方:望mountain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从《美少女战士》到《新世纪福音战士》,从魔法少女到机甲萝莉,远超身高的巨剑,怪异的激光枪,内衣般的铠甲,清纯可爱的脸庞,到底是谁在疯狂喜欢这些战斗美少女?她们是充满力量的进步偶像,还是日本社会物化年轻女性的症候?

“日本最懂二次元的心理治疗师”斋藤环,运用拉康学派精神分析方法,进入深度依赖虚构语境的御宅精神世界,揭示自恋又虚伪的后青春期神经病症。

30

人民的酒店:在阿根廷为正义工作


作者: Katherine Sobering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品方: 万镜MirrorForest
副标题: 在阿根廷为正义而工作
原作名: the people's hotel
译者: 自治宾馆翻译小组
出版年: 2025

《人民的酒店》一书基于丰富扎实的田野资料,细致描绘了阿根廷一家国营酒店即将面临倒闭 无法经营下去,此时酒店的工作人员接手了酒店。他们一起经营酒店,期间遇到各种问题,但他们没有逃避,通过积极的手段去解决问题,最终实现了一个小型的社会主义实践。

作者通过“真实 的乌托邦”这一概念来理解工作场所民主自治的实践。如书中所揭示的那样,我们在面对民主实践的相关问题时,可能需要一种“智识上的悲观主义和意志上的乐观主义”——这是本书带来的一个重要启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