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灵溪镇状元村中奥蓝莓基地,一幅现代农业的画卷徐徐展开。眼前,一排排智能温室大棚整齐划一,棚内无土栽培的蓝莓植株在立体架上有序生长,颗颗饱满的蓝莓果实犹如蓝宝石般点缀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作为苍南规模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之一,这里不仅以“花香蓝莓L25”的高品质闻名,更凭借智能化农业技术和多元化销售模式,走出了一条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据基地负责人杨国愉介绍,这片土地在十年前还是一片传统的草莓种植园。面对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种植效益的下滑,2022年初,基地经过多方考察论证,全面转向蓝莓种植。“我们注意到当时国内高端蓝莓市场存在缺口,而传统种植模式难以满足品质和产量要求。”杨国愉回顾转型之路时说。从2022年开始,他们引入了国外先进的无土栽培技术,改种市场价值更高的蓝莓。“蓝莓对土壤和气候要求高,但无土栽培打破了地域限制,还能精准控制营养供给。”杨国愉表示,基地选用的“花香蓝莓L25”品种,在整个苍南县内独此一家,这种蓝莓果实颗粒大、甜度高,还带有独特的花香味,在市场上极具竞争力。
走进种植大棚,科技感扑面而来。基地全面采用无土栽培技术,以椰糠基质替代传统土壤,通过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精准管控。每个种植槽都配备传感器,实时监测EC值、pH值等关键指标,系统能根据不同生长期自动调节营养液配方。这些技术难点在苍南县掌握者寥寥,杨国愉便是其中之一。“以前一株蓝莓的产量不到2公斤,现在稳定在3—4公斤,亩产达2000—3000斤。”他给我们算了一笔经济账,按蓝莓市场价每斤100元计算,中奥蓝莓种植基地的亩均经济效益超过10万元,收益是过去传统品种和种植方法的数倍。
为了拓宽销路,基地采用了“三驾马车”策略,构建了“线下体验+线上引流+商超直供”的全渠道模式。游客可以入园体验采摘乐趣,新鲜蓝莓直供本地商超,同时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这种多元化的销售模式不仅提升了蓝莓的品牌影响力,还极大地拓宽了市场渠道。
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周边村民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采摘季时,临时用工可达几十人。45岁的村民陈大姐说:“现在家门口就有不错的岗位,还能照顾家里老人,比外出打工强多了。”此外,蓝莓采摘游也促进了村庄旅游业发展,吸引了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游玩。“这里既方便又近,还有整个苍南县独有的蓝莓品种,当然想带孩子来看看。”王女士如是说。
传统农业只要找准方向、敢于创新,就能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中奥蓝莓基地的成功实践,不仅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更映照出科技赋能传统农业的广阔前景。一颗颗蓝莓,成了灵溪镇状元村振兴路上的“甜蜜引擎”。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完善,状元村中奥蓝莓基地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
来源:看苍南APP
加小编微信:cnw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