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车时代的传统大厂,正在经历一场难以忍受的变革风暴。

爱信公布了截止到2025年3月的财年第三季度报告,也就是我们理解的2024年Q4季度业绩,去年最后三个月,其实现了净利润498亿日元的成绩,但同比下滑幅度超过了26%。

虽然爱信官方表示,对未来市场保持积极态度,但客观事实是,一个季度的26%下滑幅度,想要扭转非常困难。



另一方面,在ZF发布的上半年业绩中也能看出来,全球技术路线大转型,让其的销售额下滑到了220亿欧元,相比于上一个周期的232亿欧元,下滑了12亿欧元。

为了应对挑战,ZF计划在本土裁员11000人,并且降低全年的销售预期。

服务传统油车的巨型供应商,在2024年都受到了重创,国内发起的电动化,彻底的让全球供应商的良性未来强行拐弯。



整个市场不再需要纯粹的油车,以电池、电驱为新技术路线的产品,正在成为市场主流。

国内市场方面,全年电动化产品的销量接近50%,也就是说国内的2300万市场,有1200万名消费者不再需要传统变速箱,这是爱信、ZF这种供应商巨头难以生存的核心关键。

考虑到混合动力系统同样需要内燃机的客观事实,所以说博世、电装这种侧重于内燃机供应的供应商,在过去一年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挫折。



但同样,它们遇到的问题也需要解决,就是在未来电动化越来越明显的时代中,传统的技术优势已经不存在了。

燃油车时代,外资企业盈利的核心方式,就是通过技术专利建立起来的壁垒,既打出产品的差异化优势,又能销售零部件赚钱。

但这种一举两得之法,放在今天不管用了。



在整个市场容量不变的情况下,电动化产品的销量越来越好,在全球范围内去年销售了1800万新能源车,这对于供应体系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颠覆。

涌现出来的电池供应商、电机供应商、线束供应商其实就是在挤压传统内燃机板块、变速箱供应商、电控供应商的市场份额。

以宁德时代为例,其2024年的销售业绩达到了3600亿级,同比增幅超过11%,这种增长的数据和传统大厂下滑的数据形成了鲜明对比。



时代需要真的不太一样了,这对传统大厂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产业转型一定会让传统阵营受挫,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爱信、ZF这种传统大厂必须要接受的事实就是曾经的好日子的确不在了,缩小规模、加大对新产品的研发投入才是未来的核心发展方向。

当下需要传统油车的消费者数量急速缩减,选择纯电车、混合动力车型的消费者增多。



根据市场预期,全球新能源产品的销量将会在2025年超过2000万,国内新能源产品的销量会超过1500万,在整个市场中的占比还会继续提升。

这对于传统大厂来说,市场份额还会继续被压缩,但对于新的供应商体系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希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