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尚界”商标注册引发热议后,上汽与华为的合作又传出了新消息。

近日,有媒体爆料称,上汽与华为之间的合作已确定使用智选车模式,“尚界”将正式加入鸿蒙智行,成为继问界、智界、享界和尊界之后的第五界。

另有爆料透露,上汽与华为合作的首款车型的原型车将从飞凡旗下中大型SUV RC7(内部代号ES37)更换为一款荣威旗舰SUV,内部代号为ES39,并且新车已更新内部代号为RH-A,其中R代表荣威,H代表华为,A则代表合作首款车型。



尽管飞凡与荣威如今名义上已重新合并为一家,但此番更换还是多少透露着些耐人寻味的深意。

自回归荣威以来,飞凡一直没有什么大动作,但与华为的合作传闻让外界始终相信上汽并没有放弃这个高端新能源品牌,而是为其安排了强势的资源。但如今,随着合作车型的变更,涉及其中的几方所处的立场和未来,则又另当别论了。

飞凡车型被放弃,并非上汽本意?

2024年11月,上汽与华为接触的消息不胫而走,双方合作传闻开始发酵;2025年1月,有媒体报道称上汽方面已展开内部竞聘,目的是与华为方面更好地进行合作。而华为车BU部门也已派驻40余人小组入驻上汽。



相关信息显示,上汽与华为合作的首款车型将在2025年中或下半年亮相发布,这意味着留给双方合作的落地时间将是前所未有的急迫,这其中必定是上汽方面的要求占据了主要原因。

而从双方合作的细节来看,华为给予上汽的合作权限也十分具有诚意,不仅效率空前,还让余承东不惜冒着曾经信誓旦旦称四界不会改变的“食言”风险,与上汽破例进行深度合作。假如传言属实,未来这一新品牌也将加入鸿蒙智行的销售渠道,共享四界资源,华为的工作量猛增将成定局。

从种种已知信息来看,上汽似乎占据了与华为合作的主动优势,让华为做出了很多“破例”之举。有猜测认为上汽给出了不容拒绝的价码,也有人推测上海政府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事实上,华为一贯的强势作风依然在与上汽的合作中予以保留。



此次更换车型的决策或许可以作为证据之一。有消息称,将飞凡RC7这款车作为合作首款车型是上汽方面开始提出的,但华为方面却拒绝了这一提议,理由是认为合作车型的标准还能再提升一些。

在进一步的磋商和拉锯中,首款车型被更换为荣威旗下某中大型SUV,这款曾用代号ES39的产品首次公开是在2022年8月的新车规划上被提及,据官方信息显示,这是一款基于上汽全新纯电平台打造的纯电SUV,是荣威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下一代旗舰产品。

一同被公布的还有一款代号为EP39的纯电轿车,目前暂不可知其是否被列入与华为合作的下一步规划中。



从种种信息来看,上汽与华为的合作时间紧、任务重,且不可避免地充满着双方势力的拉锯。但俗话说得好:强扭的瓜不甜。假如只有不可抗力的影响,那么上汽与华为之间的合作注定不会走向成功,只有找到双方共赢的锚点,才有真正“一条心”的可能性。

好在,比亚迪的“开年大戏”与汽车市场的暗流涌动,让这一切有了真正的可能。

合作下探新市场,上汽和华为都需“放下身段”

正如前文所言,上汽与华为间的合作在时间上相当紧迫,首款新车必然无法像四界那样采用华为主导开发模式,只能由上汽方面提供一个各方面基本齐备的产品,再由华为团队“注入灵魂”。

而无论是飞凡还是荣威,产品本身都带有浓郁的上汽乘用车家族设计风格,本质上十分接近。假如传言属实,最终由荣威的原型产品取代飞凡RC7,那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或为成本方面的考虑。



作为上汽乘用车的高端品牌,飞凡的产品定位和定价一直高于荣威,即使回归后也依然如此,而据多方信息证实,上汽与华为打造的“尚界”首款新车将主打较为亲民的20万以下级别家用市场,具体起售价或为17万元起。

这样的定价一方面是与上汽自有的新能源嫡系智己品牌形成区隔,另一方面则是补足华为前四界空出的中低价格区间,帮助华为应对比亚迪发起的“智驾平权”这轮全新升级版价格战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即便余承东对比亚迪的大动作做出了迅速反应,发文表示“凑合能用和好用并安全完全不是一种境界”,但可以肯定,华为一旦舍弃这方面的布局,就必然将承受比亚迪等车企铺开智驾带来的负面影响。

而深蓝等品牌尽管已经在十五万级市场应用起华为ADS智驾系统,但对华为来说,这场战役仍旧缺乏一个在四界内的“嫡系”代表。上汽的第五界刚好可以担当这一角色。

对上汽来说,假如传闻属实,那么华为愿意将15万+的这个最热价格区间给予尚界,让目前市场上诸多期待“15万买华为车”的消费者成为潜在客户,其背后的机遇和潜力也是不言而喻的。

在找到了共同的利益和目标之后,双方的合作从目前看来有了更加光明的前景。不过,市场的变局随时都在发生,而上汽与华为之间的合作也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尚界”是成是败,还有待更多信息披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