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燃烧的岛群”第1367篇原创文章,作者:Kagohl 3。
作者简介:Kagohl 3,新疆人,署名源自1917年空袭伦敦的德军轰炸机部队,热衷科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德国武器,希望能给看官们带点不一样的历史。
全文共7863字,配图17幅,阅读需要16分钟,2025年2月12日首发。
本文收录于作者“Kagohl 3”专辑,欢迎持续关注。
接上期()
1918年2月16日在皇家切尔西医院发生的事情无疑是一件悲剧,但对伦敦市民来说,恶魔的低语仍会回荡。
2月17日,驻扎在圣丹尼斯-韦斯特雷姆机场的第501巨人飞机分队的多数飞机都需要维修,只有编号R.25/16的齐柏林-斯塔肯R.VI重型轰炸机可以作战。尽管如此,本蒂维尼上尉还是命令马克斯·博彻斯中尉(Max Borchers)指挥该机起飞攻击伦敦(可能是想通过连续两轮袭击扩大恐慌)。与1月29日和2月16日不同,R.25/16轰炸机在本次袭击中没有采用20颗50千克炸弹的配置,而是4.8千克燃烧弹+12.5千克高爆弹+50千克高爆弹的混载,不过总量还是1000千克。
图1、2:R.25/16轰炸机(下图靠前)
图3:R.25/16机组人员合影
当天晚上21:45左右,R.25/16轰炸机出现在了肯特郡海岸外,开始以泰晤士河口为地标向伦敦奔袭。它的发动机噪音引起了肯特郡和埃塞克斯郡两岸的英军防空部队的注意,随后大量炮弹咆哮着冲向夜空,而当地的皇家陆军航空队也在晚上21:50出动飞机拦截。不过英军飞行员都没能捕捉到轰炸机的踪影,而高射炮中有一部分都是在向远超出自己射程的空域胡乱开火,想伤害到德军飞机更是无从谈起。
随着泰晤士河道变窄,R.25/16轰炸机将航向转到河对岸,然后在晚上22:40左右在达特福德(Dartford,肯特郡达特福德区的主要城镇,位于伦敦市中心东南18英里)附近的斯莱德格林(Slade Green,位于伦敦贝克斯利区,在达特福德西北面)投下了一颗4.8千克燃烧弹,利用火光判断方位。接近伦敦东南郊区时,第1颗高爆弹在纽斯特德路(Newstead Road)一所房子的后花园爆炸,严重损坏了房子的后部。另外2颗炸弹在希瑟格林附近相距不远的地方投下,其中1颗在圣斯威森教堂(St. Swithun’s Church,在萨尔特斯大厅法院和圣斯威辛巷之间)的院子里爆炸,炸毁了牧师住宅和教堂,另1颗在希瑟格林巷的人行道上爆炸,导致天然气、水和电力供应中断,该地区的建筑物受损。在路易斯汉姆公园拐角处的桑福德路,1颗炸弹爆炸,炸毁了一所房屋,造成两人受伤。R.25/16现在沿着一条缓缓弯曲的路线飞行,最终通往伦敦的圣潘克拉斯车站,沿途机组人员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投掷高爆炸弹。
图4:不幸“中奖”的圣斯威森教堂
下1颗炸弹炸毁了刘易舍姆维卡山7号(7 Vicar’s Hill, Lewisham)的后部,但所有居民都安然无恙,不过爆炸损坏了街上和附近道路上的许多其他房屋。在新十字路的沃勒路,一枚炸弹落在160号的后花园,对房屋后部造成严重损坏。在佩克汉姆的彭尼索恩路,炸弹在23号和25号后面爆炸,炸毁了两栋房屋的后部附加建筑并爆掉了窗户,损坏了街上大多数其他房屋的屋顶,并对金凯德路造成了严重损坏。在坎伯韦尔附近,特拉法加路被打中,爆炸损坏了一家金属制造厂的厂房,炸碎了那里31栋房屋的窗户以及格伦加尔路11栋房屋和一家酒吧的窗户。后面南华克也挨了2颗炸弹。在瑟尔斯路,第1颗炸弹在街上爆炸,造成一名士兵死亡,三人受伤,并对一所学校和五栋房屋造成严重损坏;第2颗炸弹在熊巷(Bear Lane)的铸造厂爆炸,导致该厂严重受损,并波及那里和多尔本街(Dolben Street)的另外11处房产。
图5:第二位地勤人员扶着的便是50千克高爆炸弹
大肆破坏之后,德军飞机继续沿着该路线飞行,并于晚上22:55通过黑衣修士桥(Blackfriars Bridge,泰晤士河上的人车立交桥)越过泰晤士河,投下了1颗炸弹,但未爆炸。该炸弹坠落后砸穿了位于新菲特巷(New Fetter Lane)133至137号的圣邓斯坦大厦(St. Dunstan’s House)的五层,该大厦属于剑桥大学出版社,遭受了很大损失,但没有人员伤亡。
几秒钟后,另1颗炸弹在吉尔福德街(Guilford Street)附近的道蒂马厩(Doughty Mews)爆炸,严重破坏了一家焊接企业的厂房,狭窄马厩中的所有其他建筑物也遭到破坏,其中包括一些马厩,导致两匹马死亡。损坏延伸到周围道路上的建筑物:吉尔福德街、米尔曼街(Millman Street)和道蒂街(Doughty Street)。
恶魔很快就盯上了一道可口的美餐。R.25/16机组人员现在清楚的看到前方有一个值得攻击的目标——圣潘克拉斯车站(St. Pancras Station)。5颗50千克高爆炸弹非常精确的落在车站周围和毗邻的米德兰大酒店50码范围内,第6颗炸弹落在不远处米德兰路的苏默斯小镇(Somers Town)货物站墙边。还有2颗炸弹落在车站前面,另外2颗击中酒店塔楼的尖顶,其中1颗造成损坏但未爆炸),另2颗通往售票大厅的拱门附近爆炸。圣潘克拉斯车站的惨剧马上引来了当地消防员和医护人员的车队的到来,在经过艰难的搜救后,救援人员们找到了20具受害者的尸体,并将22名受伤人员紧急处理后送往医院救治。
图6:被数颗炸弹命中的圣潘克拉斯车站
在圣潘克拉斯车站造成足够破坏后,R.25/16转向东北,在位于米尔德梅公园和纽因顿格林路之间的基督教青年会培训中心投下了最后一枚炸弹(12.5千克高爆弹),不过该弹也没能发生爆炸。
英国皇家陆军航空队出动飞机69架次试图拦截R.25/16轰炸机,但只有3架飞机在失去目标前发射了子弹,然而全部失败。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昨天的空袭让英国人近乎PTSD,R.25/16在返航途中遭到了伦敦郊区大量高射炮的攻击,市中心的防空炮火反而较弱。这些高射炮向空中倾泻了7375颗炮弹,其中许多都位于R.25/16轰炸机航线数英里之外,有相当一部分瞄准的其实是偏离炮区且在高空无法被准确识别的英军飞机,可见英军的确被连续两天的夜袭折腾到精神过激。
R.25/16机组人员在安全返回机场后报告了他们飞行时受到的这些来自英国人的激烈反应:“一架R型飞机的攻击足以惊动整个英国防御系统并导致大量弹药的消耗。似乎出于紧张,不仅飞机附近的防空炮,就连大约30公里外的防空炮都在盲目地向空中射击。例如,在我们返航的途中,当我们还在罗切斯特南部时,希尔内斯上空就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弹幕”(An attack by a single R-plane is sufficient to alert the entire British defence system and to cause the expenditure of vast quantities of ammunition. It is seemingly from nervousness that not only anti-aircraft guns in the vicinity of the aircraft but also some 30 kilometers distant were being fired blindly into the air. For example, on our homeward flight a great barrage was being laid down over Sheerness while we were still south of Rochester)。R.25/16轰炸机的归途也被这恐怖的弹幕弄的相当刺激,机身数次被弹丸破片打中,左侧引擎舱后部螺旋桨受伤,以至于机组人员不得不只靠三台发动机飞行。幸好齐柏林-斯塔肯R.VI重型轰炸机相当结实,最终还是平安着陆。
R.25/16在本次袭击中不像昨晚上的R.39/16那般带了一个“巨大的礼物”,但数十颗小型炸弹却换来了更宽大的覆盖范围,所以1918年2月17日的袭击效果高于2月16日。R.25/16轰炸机投下的1000千克总量炸弹造成伦敦21人死亡、32人受伤,而R.39/16在2月16日只造成伦敦5人死亡,受伤人数为0。另外,伦敦2月17日遭受的经济损失为39898英镑,而2月16日的经济损失也就19264英镑。
1918年3月7日,介于英国航空部队的威胁,第501巨人飞机分队转移到斯凯尔特温德克机场(Scheldewindeke)展开空袭行动。当天晚上风力非常强劲且遍布阴云,但北极光仍使得夜空一片明亮。本蒂维尼上尉决定趁着北极光带来的良好可见度带领5架齐柏林-斯塔肯R.VI重型轰炸机再度展开针对伦敦的夜间袭击。值得一提的是,上尉指挥的R.39/16轰炸机在本次行动中依然携带了一颗1000千克高爆炸弹(装药量680千克)。可惜的是,有2架轰炸机因过于猛烈的防空火力被迫返航,没对伦敦造成伤害。
R.39/16轰炸机是当天晚上第一架侵入伦敦天空的德军飞机。该机于晚上22:56到达迪尔海岸,由于此前几轮空袭已经让英国人极度敏感,它在肯特郡上空飞行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遭到高射炮的攻击。晚上23:30左右,R.39/16穿过泰晤士河口向西飞向伦敦,期间防空炮火的密度与肯特郡相比是只高不低。
晚上23:47,R.39/16轰炸机成功侵入伦敦市中心上空,伦敦塔桥附近的高射炮在探照灯的指引下疯狂的向它倾泻弹丸,然而与此前两次一样,这些弹丸没对它造成像样的伤害(顶多让破片打出几个小孔)。8分钟后,瞄准完毕的R.39/16轰炸机投下了携带的1000千克巨型炸弹。这个残暴的炸弹直接落在帕丁顿车站西北约半英里的沃灵顿新月街,这是一条环境安静的住宅街,位于梅达谷。680千克TNT在新月街63号和65号住宅之间的隔墙上爆炸,瞬间摧毁了两栋建筑和两侧的房屋。街道上的其他20栋房屋和周边地区的大约400栋房屋也因爆炸和破片受到不同程度损坏,导致12人死亡,33人受伤。再次杀人全家的R.39/16轰炸机掉头飞往肯特郡返航,在凌晨1:00左右到达该郡海岸前一直在遭到高射炮攻击,但这些高炮也没对德国人造成什么影响。值得一提的是,12名死者中包括当时英国有名的女性作曲家莉娜·吉尔伯特·布朗·福特(Lena Guilbert Brown Ford),她在1914年创作的《Keep the Home Fires Burning》是一战时期在英国相当流行的爱国主义歌曲。
图7、8:被1000千克高爆炸弹摧毁的新月街
图9: 莉娜·吉尔伯特·布朗·福特
第2位到达伦敦的“巨人”是R.27/16号轰炸机。它于晚上23:00在布罗德斯泰尔(Broadstairs,是肯特郡东部的一个小城市,距离伦敦以东81.6英里)上空侵入。向西飞行一段距离后,它飞跃泰晤士河口,进入埃塞克斯,沿着一条绕过伦敦北部的路线飞行。凌晨00:05,位于波特斯堡的英军观察员注意到它向南飞行,大约10分钟后,2颗炸弹落在伦敦西北部的贝尔塞兹公园(Belsize Park,伦敦卡姆登区汉普斯特德的一个住宅区),其中1颗炸弹在一个大宅的花园里爆炸,炸毁了一个温室,损坏了一堵砖墙和铁栏杆,并对房屋造成了破坏,周围街道的许多房屋窗户受损,第2颗炸弹严重损坏了贝尔塞兹广场31号和32号的上层,打伤了33号和34号,同时对其他58处房产造成了较轻的损坏。接下来的4颗炸弹落在圣约翰伍德(St. John’s Wood,大伦敦威斯敏斯特市的一个绿荫环绕的住宅区,以板球文化出名),没造成什么影响。
图10、11、12、13:R.27/16号轰炸机
图14、15:贝尔塞兹公园是R.27/16袭击的第一个受害者
紧随其后的2颗炸弹落在汤森德路的花园里,其中1颗未能引爆,但另1颗直接炸毁了37号、39号和41号房屋,并炸碎了31个相邻房屋的窗户。在新街(New Street,现为纽卡斯尔街/now Newcourt Street),1颗炸弹摧毁了11号房屋,导致6人死亡,2人受伤,同时严重破坏了两侧的房屋,并击碎了21个其他房屋的窗户。最后1颗炸弹在位于圣约翰伍德路(St. John’s Wood Road)的皇家板球场(Lord’s Cricket Ground)外爆炸,炸死了2名男子,并殃及了附近的皇家酒店,板球场本身也遭受了一定损坏。向南行驶时,R.27/16穿过泰晤士河,在克拉珀姆公社(Clapham Common,英国南部克拉珀姆一座大型三角形城市绿化公园,占地220英亩)西侧的伯兰路(Burland Road)向伦敦投下了自己对这座城市的最后一击。这颗炸弹在凌晨00:25触地爆炸,击中了煤气主管和自来水主管,并部分摧毁了14号、16号和18号房屋。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场殃及了煤气管道的袭击居然只造成1人受伤。爆炸还损坏了街道上的其他25个房屋和邻近道路上的77个房屋。R.27/16轰炸机沿着肯特郡撤离时把最后1颗还没投掷的炸弹扔了下去,该炸弹在凌晨1:00左右于肯特郡海斯村附近的一片树林中爆炸。
图16:如果没有该死的战争,孩子们应该是和往常一样在克拉珀姆公社玩耍,然而一切都被毁了
除了R.39/16和R.27/16,还有1架编号不明的齐柏林-斯塔肯R.VI重型轰炸机袭击了伦敦西北郊区。该机晚上23:33从布罗德斯泰尔侵入内陆上空,接着在英国高射炮弹雨的“欢迎”下向西飞行,于16分钟后穿过泰晤士河口。埃塞克斯的高射炮开火阻拦,但这架轰炸机还是成功向北飞往伦敦北部,于凌晨00:23到达Enfield,然后转向南部。几分钟后,3颗高爆炸弹在艾迪生路(Addison Way,位于Golders Green和Finchley之间)房屋后面的田野中爆炸,导致30处房产受损。该机随后在芬奇利(Finchley,位于伦敦巴内特区)的多利斯大道(Dollis Avenue)投下1颗炸弹,导致72处房屋受损,距离爆炸点最近的房屋受到了最严重的破坏。在躲避高射炮火的过程中,1颗炸弹在米尔山(Mill Hill,伦敦巴内特区的一个郊区)的弗里斯特巷(FrithLane)的田野中爆炸,炸碎了两所房屋的窗户,随后另1颗炸弹在Whetstone的托特里奇巷(Totteridge Lane)16号的后花园中爆炸,导致157处房屋受损,其中一些受损严重,1名男子在这里死亡,另有10人受伤。这架“巨人”轰炸机随后飞到埃塞克斯原路撤离,于凌晨2:00左右在布拉德威尔(Bradwell,德比郡的一个村子)附近飞向海面返航。
图17:位于托特里奇巷的战争纪念碑
齐柏林-斯塔肯R.VI重型轰炸机的入侵让英军高射炮再次变得忙碌,共计9737颗炮弹轰入夜空,然而它们没有对任何一架德军飞机造成威胁。英国皇家海军航空队没有飞机起飞,皇家陆军航空队倒是出动42架飞机拦截。不幸的是,这些飞机没有找到德国人的身影,而且两名飞行员——A.B. Kynoch上尉(第37中队)和H.C. Stroud上尉(第?中队)在埃塞克斯上空行动时不慎互相撞击,全部遇难。
第3轰炸机联队长恩斯特.布兰登堡上尉本计划在1918年3月中旬恢复对伦敦的轰炸,但德国陆军统帅部在1918年3月10日确定了旨在打垮英国远征军,逼迫英国当局让步求和的米迦勒行动将于1918年3月21日正式开始,这要求帝国空勤队的所有航空力量参与进来。因此齐柏林-斯塔肯R.VI重型轰炸机也转而捡起战术轰炸这一老本行,在夜间对英军目标实施袭击。等待两只部队重新飞往伦敦上空时,已经是1918年5月19日了。
-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作者的其他文章可以从下方快捷进入:
如果您觉得本站还不错,请扫这里关注、收藏、转发三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