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正月十五全民同乐、热闹非凡,滚元宵、扎灯笼、放烟花、逛庙会、赏花灯、猜灯谜,耍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这些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也是岛城市民曾经喜闻乐见的民俗节庆活动。

元宵佳节来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尤其是孩子们更是格外期盼、分外高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娱乐方式的多样化,现如今感觉少了许多的情怀和味道,曾经的节日习俗似乎除了元宵节当天吃上几个汤圆之外,许多难忘的场景与我们也是渐行渐远。

元宵灯彩,映照着人间的烟火与团圆。分享一组上世纪四十年代左右的老照片,这些图像也生动反映了旧时元宵节的热闹景象。正月十五是整个春节的最后一个高潮,也是春节即将结束的象征。所以在节前,街头巷尾就很是热闹。正月十五被称为上元节,也被称为元宵节、灯节。过节这一天的主角自然就是元宵和花灯,所以出门看到最多的也是它们。


街头现场制作元宵的摊贩


大街旁制作售卖元宵的摊位,一个不大的孩子正在守着元宵摊。


大街旁制作售卖元宵的摊位,想吃现成的还可以煮熟了在摊上吃。


旧时很多都是这样的生熟兼售的元宵摊。


这个津津有味吃着元宵的孩子,不知是摊主的孩子还是顾客的孩子,锅里冒着热气,盘子里的餐具,现做现卖,现煮现吃,还真不错。


这位青年男士的吃法就文明多了。

元宵之夜,吃过了元宵就该赏灯了。此时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观花灯,猜灯谜,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元宵节前后,城市的大街小巷已挂满了各式花灯,家家户户门前和庭院中都是红灯高挂。


街头摊位上悬挂摆放最多的就是花灯了


一处花灯摊位前,几个孩子被画面中的仕女图吸引住了。


元宵节也是孩子们最开心的一天,过了这天春节就结束了。


旧时的元宵节,花灯衬托出春节期间祥和的气氛。


元宵节前,妇女们带着孩子选购喜爱的花灯。


集市上售卖花灯的摊位


一家店铺前售卖的花灯


一家店铺前售卖的花灯


一户摊位前摆放的各式花灯


元宵节这一天,各家商铺门前挂起各式各样的花灯。


青岛四方路市场,从腊月到正月非常繁华,这是一个摊位上售卖的灯笼芯。


孩子们最喜欢的走马灯


市民们纷纷购买不同款式的灯笼,回家挂起来迎接元宵佳节。


花灯是用竹、木条、纸、绢等材料制成的。主要有走马灯、莲花灯、荷叶灯、宫灯、兔子灯、西洋灯等等,灯上的图案有古代故事、奇花异草、珍禽异兽,可谓是丰富多彩。


店铺前除摆放的零食之外,随处可见各种花灯的售卖。


吃过元宵,人们纷纷来到街头赏灯。


夜晚,走出家门在街头赏灯的人们。

元宵佳节,在新年的第一个月圆时刻,愿灯月相伴,中宵圆满!在欢庆佳节的同时,祝愿所有读者朋友幸福安康万事顺遂,祝福祖国国泰民安!

文中老照片源自日本京都大学馆藏、华北交通株式会社拍摄,拍摄时间为1937年至1941年;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