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徐彦琳)2月12日是农历正月十五,北京各大博物馆、图书馆为欢庆元宵节准备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活动,邀请小朋友们和亲子家庭前来参加。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放元宵节夜场,2月12日(元宵节)9:00-21:00开放参观。馆内所有展厅正常开放,部分展览提供志愿讲解服务。在本场元宵节夜场活动中,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还筹备了三场风格各异的舞蹈表演。清华师生持本人校园卡可免门票参观,社会观众需购买门票。当晚着中国传统服装服饰的观众,可至票台凭身份证等有效证件领取入馆赠票。

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结合三山五园的历史文化特色,开展亲子宫灯制作体验活动。邀请6岁及以上亲子家庭(一位6岁及以上儿童和一位家长)参与,公众可在海淀文旅公共服务数字平台实名预约。

北京天文馆特别推出“天文馆里过大年——元宵喜乐会”活动,将传统节日与天文科普结合,打造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活动将在北京天文馆和北京古观象台同时举行。在北京天文馆的巧做花灯活动中,无论亲子家庭、学生,还是传统文化爱好者,都可以在这里亲手制作独一无二的花灯;在元宵话月活动中,天文导师将带领观众剖析月相变化的科学原理,欣赏唐诗宋词中的经典咏月诗句。北京古观象台将举办“星宿团圆闹元宵”活动,带领观众一起走进二十八宿的世界,并投身刺激的“寻宿大挑战”,争做星宿小达人。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推出“非遗科技对对碰”活动。图/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当古老技艺遇上前沿科技,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推出“博物馆里过大年——正月十五闹花灯 非遗科技对对碰”活动。“梦幻联动——皮影戏与机器人”活动将借助机器人互动展项为孩子们讲述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历史及前景,通过古老的皮影艺术演绎人工智能机器人与泰山挑山工的智慧对决,引发关于人类与AI技术如何互鉴互融的思考;“吉金留痕——传拓千秋的古法技艺”活动则在历史文物中追寻“铜”的文明踪迹,在前沿科技中领略“冶炼锻造”的技艺传承。通过观摩铜器艺术品并体验非遗手工拓铜技艺,为大家讲述金属背后的中国故事。

北京市各个图书馆也精心准备了元宵节相关的活动。北京市西城区少儿图书馆推出“欢乐元宵·智猜灯谜”活动,2月11日-2月14日活动期间,综合阅览室书架旁将悬挂各式各样的灯谜,涵盖历史文化、科普知识、成语典故等多个领域,适合各年龄段参与。猜中题目后可将题目序号和谜底告知馆员,由馆员公布正确答案。北京市昌平区图书馆将举办我眼中的元宵节、元宵节习俗故事、元宵灯谜猜猜乐、diy手提花灯等线下体验活动,邀请6-12岁亲子家庭参与。北京市海淀区图书馆将举办少儿元宵节花灯制作活动。活动面向海淀区3周岁以上儿童及家长,将带领家长和小朋友们制作元宵节花灯。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刘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