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路边的野花不要采,山上的蛋也不能随意捡。
2024年7月11日,都市新闻在线报道,广东一名男子上山之后,发现了一窝蛋,一数竟然有11枚,能下这么多蛋的动物可不多见,稀奇的是还都粘在一起。
然后经网友提醒,这很有可能是蛇蛋,甚至还有网友表示这极大概率是过山峰的蛇蛋,母蛇十分“护犊子”,说不定会追来,男子赶紧又把它们放回了原处。
而像这样“捡蛋”的事情曾经也发生过,2016年,云南的一名农民上山也捡到了两枚蛋,不过他并没有再拿回家之后又放回原处,而是放进了自家的鸡窝。
之后还一养就是4个多月,却不料遭到人举报,立马就有民警找上门,在看过这枚蛋孵化出来的小动物之后,罚了这名农民500元,小动物也被带走了。
这在当时的农村也不是一笔小数目,而这名农民只是意外将其孵化了出来为什么会被罚款呢?他捡的究竟是什么蛋呢?
«【·意外捡到“鸡蛋”·】»
2016年5月的一天,张老汉本来是赶着羊到山上吃草的,没想到却有了意外的收获。
他在经过一棵树的时候,隐约看见草丛里好像有什么东西,就走上前去查看,把草扒开一看,里面居然有两枚蛋,看起来有点像鸡蛋。
他也没多想,就把这两枚蛋捡了出来揣进了怀里,等回到家之后又把蛋放进了母鸡窝里,想着让母鸡帮忙孵出来。
几天之后,其中一枚蛋就有了动静,好像有什么要破壳而出了,乍一看和小鸡仔差不多,张老汉就把它养着了。
不过可惜的是,另一枚蛋一直都没有动静。
随着这只“鸡”越长越大,张老汉也逐渐发现了不对劲,它越长越不像鸡,脚还有脸都开始变红。
张老汉家这只奇怪的“鸡”也引来了同村很多人的好奇,都纷纷前来瞧一瞧究竟是个什么物种。
还没等众人瞧出个所以然,民警居然找上门。
原来是民警接到张老汉村子里的人举报,说是他家有什么动物就前来查看,果不其然就发现了这只与众不同的“鸡”。
之后经过鉴定,这的确不是普通的鸡,而是家鸡的远房亲戚,白鹇。
确定了这只“鸡”的身份之后,民警就依据律法对张老汉做出了500元罚款的处罚,白鹇也被带去了无量山保护区内进行了放生,让它重回大自然。
这白鹇究竟是何种生物,为何张老汉只是无意间从山上捡了一枚蛋又把它孵化了出来就遭到了罚款呢?
«【·获刑并处罚金·】»
然而这样的事情也不是个例。
2024年11月4日,三湘都市报报道,湖南省一名男子也同样因为在山中捡到了白鹇蛋被处罚金,甚至还因此获刑。
这名男子本来是上山砍竹子的,结果鸡发现了一个鸟窝,他观察了凌天,发现其中有3只已经孵化了。
于是就将这3只幼崽连带剩下的5枚蛋全都打包带走。
回到家之后,男子用厚被子把5枚还没孵化的白鹇蛋裹好,后来他就拥有了8只白鹇,并且准备将这些幼崽养大之后在卖出去,肯定能够获得一笔不菲的收入。
但是因为他经验不足,有3只白鹇幼崽陆续死亡,另外5只已经长大。
然而这名男子却发现自己养殖白鹇的行为可能已经败露,心生惶恐之下,就把这5只白鹇全都放生到了山上。
不过最终他还是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受到了处罚。
张老汉还有这名男子所养殖的白鹇可不是一般的动物,而是属于国家二级动物,而且二人也没有相关的繁殖许可,养殖经验不足。
他们在孵化和养殖的过程中都造成了白鹇的死亡,这对于保护白鹇这个物种来说也是很大的损失。
«【·林中仙子“白凤凰”·】»
白鹇是雉科鹇属的一种大型鸡形目鸟类,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及东南亚部分地区,由于其美丽的外观、独特的生态习性及生存环境的变化,白鹇成为了我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雄鸟体长约 90到125 厘米,其中尾羽占据很大部分,尾羽修长优雅,颜色呈现银白色,具有黑色波浪状斑纹,因此得名“白鹇”。
雄性头部有明显的黑色羽冠,面部裸露部分呈鲜红色,喙色略带苍白,腿部颜色呈红色,整体羽色搭配十分醒目,在森林环境中极具观赏价值。
因此它们也被成为是“林中仙子”和“白凤凰”。
相比于雄鸟,雌鸟的外表就略显朴素,以棕褐色为主,羽毛上布满黑褐色的细纹,使其在林间更易隐藏自己,以减少被天敌发现的风险。
雌鸟的尾巴比雄鸟短小许多,但仍然比普通的野鸡更长一些,它们的体长一般为 50到70 厘米,整体比雄鸟更为低调。
白鹇蛋呈椭圆形,颜色多为淡黄色或米白色,表面较光滑,每窝产卵 5-10 枚,外又是也会被人们误以为是鸡蛋,雌鸟通常会在隐蔽的灌木丛或树根附近筑巢孵化,孵化期约25天。
张老汉和湖南这名男子也均是在类似的环境中发现的白鹇鸟蛋。
它们主要栖息于海拔 200到2000 米的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及次生林,但由于森林砍伐、土地开发等人类活动的影响,白鹇的栖息地逐渐缩小,导致其数量下降。
许多人误以为在野外发现白鹇蛋并带回家孵化,这可能是一种善意行为,但实际上这属于违法行为,可能面临罚款甚至刑罚。
除了法律规定之外,人工孵化的白鹇难以适应野外生存,即使成功孵化,人工养殖的个体放归野外存活率极低,反而会削弱野生种群的基因多样性。
目前,白鹇在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受到保护,如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
此外,一些动物园和野生动物救护机构也在进行人工繁殖研究,以帮助恢复野生种群。
白鹇不仅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我国宝贵的自然遗产,人们在野外有时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但不能因为自己的意识好奇或者其他原因而随意破坏或者干涉。
人与动物之间应该和谐相处,互帮互助,但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参考:
都市新闻在线《男子山上干活捡到11颗蛋全黏在一起,得知是蛇蛋后赶忙放回原地》,2024-7-11
央视网《老汉捡鸟蛋带回家孵出二级保护动物 被罚500元》,2016-11-2
云南网《普洱景东:生态美景!白鹇漫步丛林间》,2023-10-12
三湘都市报《山里捡蛋回家孵,男子因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获刑》,2024-11-4